春季高考报名趋“热”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5-04-0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799次
滨州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 李黎明
自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文化素质+专业技能”春季高考制度以来,考生报名呈上升势头,渐趋火热。伴随着报考人数的快速增长,学生报考的专业类别也在不断增加:2015年为20个专业类别,比2014年增加了2个,比2013年增加了5个。
春季高考报名趋“热”的背后,恰恰是我省职业教育行情的看“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春季高考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拓宽了高考途径,增加了专业技能实操考试,更主要的是满足了那些倾向于形象思维、具备技术技能专长的学生的需求,激发了这部分考生参加春季高考的热情。二是大幅增加春季高考本科录取计划,大大增加了考生的录取机会。春季高考制度率先创新,大胆突破,改变了职业教育局限在专科以下层次的局面,初步搭建起人才成长的“立交桥”。2013年以来,本科计划连续翻番,达到1万多人,开展中职与本科“3+4”、高职与本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试点中职学校达到16所、高职院校达到20所、本科高校达到18所,本科专业点数、培养规模分别达到54个和3440个。春季高考考生的录取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增强了春季高考的吸引力。“文化素质+专业技能”春季高考制度的实施,抓住了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对推动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深远。
对于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春季高考贯通了职业院校学生升学的通道,打破了职业教育升学的“天花板”,对于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些文化课成绩较差、但倾向于形象思维的普通高中学生,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技术技能特长,升入自己心仪的高校。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专长、实现人才的个性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高校角度来说,选拔人才有了更多的途径,增强了高校育人的适应性与针对性。普通高校不再依据单一的文化成绩选拔人才,可以多途径选拔人才,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地培养国家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职业院校招生环境进一步改善,特别是2013年以来,职业院校的招生形势大好,从“拉生源”、“零投档”转变为学生主动报考,圆满完成招生计划。不少中职学校录取线达到普通高中线,高职院校录取线达到二本线,优化了教育结构,对中国经济适应新常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春季高考不仅仅改变了考试内容,更重要的是扭转了“重智能、轻技能”传统观念,这对于凝聚全社会重视技术技能、发展职业教育的共识,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千军万马挤夏季高考“独木桥”,到实现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的分流,春季高考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机会,推动高校更加精准地为社会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