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职教:为更多学子创造人生出彩机会
发布日期:2015-03-2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030次
本报通讯员 王昌军 徐峰
在邹城市中心店镇机电工业园里,每天上午8点半,27岁的小伙子朱庆月都会准时来到数控车床前。他先完成编程、对刀、试车、测量等复杂程序,然后开始加工石油螺杆钻具。看着他那娴熟的动作和高超的技能,很多人都会认为他是一名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很难想到他是邹城市技校的一名毕业生。
“2005年,我中考落榜后无所事事。后来,我看到了技校的招生广告,就萌生了学一门手艺的念头,报名上了技校,学了数控车床操作。2007年毕业后,我经学校推荐来到东远石油公司工作。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我现在一个月能领到7000元工资。这得益于我在职业学校打下的基础。”朱庆月介绍说。
“就业难”是近年来社会上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在邹城,即使大学毕业生也很难拿到这么高的工资。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社会和市场需要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学生到职业学校就读,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同样可以有所作为。
近年来,邹城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以促进就业为目标,不断加大“开放式办学”的力度,召开校企座谈会,开展用工调研等活动,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用工趋势。按照“市场需要、社会需求、企业青睐”的要求,该市大力实施“名牌专业建设战略”,先后培植出山东省百强专业、山东省名牌专业3个,济宁市骨干专业、“十佳”专业4个,初步形成了“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一体、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并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邹城市90%以上的职校学生来自农村,这些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位于中下游水平。以前,每年不到2000元的学费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每到缴学费的时候,很多学生和家长因此而发愁。从2011年开始,邹城市政府出台了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平均每生每学年免除学费3000元。同时,对家庭困难学生,每人每学年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1500元。这些举措切实解除了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自2013年以来,邹城市先后资助学生653名,为10401人免除了学费。邹城市高职校2011级机电专业学生周贤在三年的职校生活中从未缴过学费。2014年5月,他还没毕业就与济宁市莱尼电气公司签订了用工合同。上班后,企业为他办理了“五险一金”。现在,他的月工资能拿到4000元左右。
另外,邹城市高职校还不断加强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先后在邹城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设立实训基地,与兖矿集团等3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订单培养”、“定向分配”业务关系,设立了“太阳纸业”等企业冠名班。学校基本实现了“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合格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目前,该市还启动了投资4亿元、占地578亩的职教园区建设项目。邹城市政府将职教园区建设工程列为“2015年为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项目竣工后,园区师生将突破1万人,并将高度整合市域内的职业教育资源,形成“大职教”发展格局,从而让更多的青年掌握一技之长。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