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出台新政策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发布日期:2015-03-2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397次
本报讯(记者 孙军)日前,记者从青岛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岛市提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形成学校、企业双主体办学模式。积极探索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展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公办职业院校与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提倡企业家办职业教育。
启动职教“十百千万”工程
《意见》共5章18条,主要涵盖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发展机制,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质量,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强组织保障等5部分内容。《意见》描绘出了2020年的青岛市职业教育发展蓝图:实施现代职业教育“十百千万”工程,即围绕青岛市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和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重点打造10所以上具有鲜明青岛特色、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品牌职业院校;建设100个以上内涵丰富、辐射能力强的市级骨干专业;培育1000名以上产学研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培养30万名以上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高水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铨告诉记者:“‘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将有效地缓解青岛市高技能人才紧缺的现状,全面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改善技能人才队伍结构,满足社会和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极富青岛特色的“十统筹”
据了解,《意见》中多个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做法均是源自该市自身的改革创新实践,具有明显的青岛特色。王铨说,青岛的职业教育发展从当年的“四统筹”、“六统筹”,一直发展到现在极富青岛特色的“十统筹”。此次《意见》规定,要继续统筹职业院校招生、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师资培训和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十统筹”即:统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政策;统筹重点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建设;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经费;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统筹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统筹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统筹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统筹推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办学体制改革;统筹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
职校或将实现“多赚多发”
《意见》体现了“探索、推进、突破”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青岛市将积极探索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展分配制度改革,允许职业院校将部分收入纳入绩效工资分配。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的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职业院校与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据介绍,此举对于调动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的积极性,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提倡企业家办职业教育
王铨在解读《意见》时说:“青岛市按照教育家、企业家的标准遴选、培养职业学校校长,推进职业教育名校长培养工程。今后,我们要让校长、副校长走进企业,到企业进行学习、培训,做好学校与企业的‘三对接’。”
《意见》首次提出,要发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主体作用。行业重点企业要主动将产业需求与合作院校的专业设置相对接,主动将职业标准与合作院校的课程内容相对接,积极推进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对接,与职业院校共同建设实训设施,共同培育教师队伍,共同监控培训质量。要依托在青岛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构建职业教育研究网络,推进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形成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研究网络。要重点加强对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就业状况、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资格标准、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职业教育国际化等问题的研究,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与此同时,还要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推进中德(青岛)职教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建设职业教育名师、名校长海外培训基地。要把名师、名校长送到国外去学习,并与一个或多个国家合作建立名师、名校长培训基地。
另悉,青岛市将加快职业培训平台建设,开发全市职业培训公共资源平台,开展人力资源统计、预测、供求信息发布。健全职业教育评估机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完善评估指标体系。该市还将设立职业教育专项基金,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支持职业教育改革。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