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素质教育之花在沃土上盛开

本报记者 李强 通讯员 张文博
  学校功能室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之一,是让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有效提升的沃土。去年以来,淄博市淄川区教体局紧紧抓住淄川区创建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这一有利契机,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着力提升队伍素质,创新实践载体,突出内涵管理,切实加强功能室管理使用,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让功能室充分
发挥育人功能
    1月20日10点30分,记者走进淄川区磁村中学科技实验楼。此时,初一(2)班的学生们正在科技活动室上生物课。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对植物的生长进行自主探究,并争先恐后地举手交流着探究方法和心得,脸上充满了求知的渴望。这是自区教体局加强功能室管理使用以来,该区各学校课堂教学的显著变化。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淄川区教体局依托办学条件标准化已有成果,召开相关会议,出台《淄川区教体局关于规范中小学功能室管理提高教学效益的指导意见》,确定了阅览室建设、普及书法教育、体育课程建设等11项工作重点,切实规范中小学教学设施、功能室管理使用,提升教学效益。同时,按照分类推进的原则,该局在全区选取典型学校举办现场会,以此推动全区所有学校的功能室管理水平提升。
  “前几年,学校的实验室缺这少那,一学期用不了几次,桌子上积满了厚厚的尘土。现在,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配备齐全,管理使用规范到位。我几乎每周都来实验室,边做实验边上课。同学们学习兴趣高涨,知识掌握得也很扎实。”淄川区西河中学化学教师赵艳娇说。
为功能室有效使用
提供人才保障
  大屏幕上播放着充满正能量的视频,墙上张贴着精致美观的海报,老师们随心所欲地交谈着……这是淄川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启动仪式暨第一期心理辅导教师沙龙活动在区实验中学举行的场景。活动中,老师们畅所欲言,交流了各自在心理辅导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在心理沙龙活动中,我们更多地交流了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日常教学。这对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等大有帮助。希望类似的活动多开展。”参加心理沙龙活动的一名老师说。
  为全面提高教师使用各种功能室的能力与技巧,淄川区教体局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专业名师、特长教师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组建学科专业教师研究团队,认真制定标准,通过组织“学术沙龙”、“百家论坛”等活动,提升队伍素质,为功能室的高效使用提供了人才保障。
实现功能室教学
效益最大化
  近期,淄川区各学校按照相关格式要求,将各自在功能室管理使用中的相关做法及效果制作成“功能室建设管理使用案例”并上报。淄川区教体局将对所有上报案例进行评选并择优编印成册,把各学校在功能室管理使用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在全区交流共享。
  为进一步突出创新管理特色,淄川区教体局在规范功能室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的创新,通过组织开展功能室优秀案例评比活动,充分展现学校精细化管理成果,切实发挥功能室作用,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