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发布日期:2015-03-10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976次
本报记者 白新奎
教育均衡发展,办学条件是基础,教师是关键。从烟台市教师队伍状况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老化、学科教师短缺、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已经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大瓶颈。以农村小学为例,2005年全市50岁以上专任教师占总数的35%,音体美、英语和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程度不足60%,其中英语教师教非所学的比例达到72%。这种状况不改变,势必影响农村教育发展,有失教育公平。为此,烟台围绕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不断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和交流轮岗力度,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为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
教师教育体系
烟台市与鲁东大学共同搭建合作平台,构建新的教师教育体系,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随着教育的发展,对教师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烟台两所中师不能承担培养专科以上层次小学教师的任务。特别是中师毕业生就业困难导致生源质量急剧下滑,中师生存和发展成为很大问题。二是高师办学体系封闭,对基础教育现状了解不多,迫切需要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使培养的师范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三是烟台教育学院整体并入职业学院以后,原来的市级教师培训体系不复存在,需要构建新的教师培训体系。针对这些问题,烟台围绕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的目标,打破条块分割和体制阻隔,依托鲁东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力量,逐步将烟台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2007年以来,烟台市政府与鲁东大学先后四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建立起校地联席会议制度,在师范生教育实践、小学教师培养、中小学教师培训等方面全面加强合作。前期,在鲁东大学加挂“烟台中学教师培训基地”的牌子,在蓬莱、莱阳的两所中师加挂“鲁东大学烟台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牌子。2014年9月,市政府又将蓬莱、莱阳的两所中师实质性合并,在蓬莱选址新建了烟台高级师范学校,并将烟台市高级师范学校土地和资产整体划转给鲁东大学,加挂“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牌子,人财物和教育教学由鲁东大学一体化管理。这标志着烟台已正式构建起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模式。这种做法,以其独创性、新颖性和实用性,被评为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积极探索小学教师
培养模式改革
小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对小学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与其他学段教师有所不同。对于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烟台市坚持初中毕业为起点培养,同时注重发挥中师培养基本功扎实和高师培养学养宽厚两个优势,使培养的小学教师更适合小学教育特点。该市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改革探索:一是从2006年开始,积极探索与鲁东大学紧密合作,改变以往中师专科生培养与高等师范院校松散型挂靠的模式,实施“3+2”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在中师进行以扎实基本功训练为主的培养,后两年到鲁东大学进行专业素养的提升。这样培养的师范生,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二是从2012年开始,以我省成为全国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为契机,在全省率先开展“2+4”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改革试点工作。为吸引优秀生源,烟台市政府决定,市财政为“2+4”学生补助一半学费,教师考选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这项工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自2012年起连续三年共招生800人,录取分数线均达到当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极大提高了生源质量。这种逐步完善的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对于促进烟台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具有历史性意义,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推进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
“三位一体”教师培养模式改革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中小学的联系,强化教师培养的教学实践环节,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烟台市主动参与和支持鲁东大学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建立起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机制。2013年3月,教育部在烟台召开全国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现场会,推广了烟台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三位一体”培养教师的经验。一是合作开展“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从2005年开始,烟台与鲁东大学合作开展“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主要形式是:鲁东大学师范生在学完主干课程后,进入农村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置换出相应学科教师到鲁东大学接受免费培训,确定139所中小学作为鲁东大学稳固的教学实习基地。对实习生实行鲁东大学和中小学教师“双导师”制。近几年来,烟台中小学实习基地共接纳1.3万名师范生顶岗实习,置换出3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到鲁东大学接受了专业培训。这种做法,被誉为“教师教育的一项创新”。二是合作开展师范生培养。2008年和2013年,烟台市先后两次与鲁东大学合作,对全市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进行调查研究,为师范生培养和在职教师培训提供科学依据。在全市遴选436名中小学校长、教师担任鲁东大学师范生兼职教师和“卓越教师班”校外导师,主要承担鲁东大学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任务。积极支持鲁东大学与中小学网上互联互通,实现高校与中小学之间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共享。中小学课堂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向鲁东大学开放,让师范生不出校门就能观摩中小学课堂教学,强化师范生的养成教育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