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做中学”

本报通讯员 柳俊林
  这几天,临沂市高级技工学校轻工化工系2013级应用化学班学生黄晓银都在为参加省里技能大赛进行紧张的训练。“我想跟其他参赛同学一样拿奖回来。”她说。她的同班同学王辉、周文亮等刚在全省“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上拿了二等奖。
  “2012年,我校进行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改变了以往‘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做中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共获得二等奖以上93项。”该校“项目化教学改革特色项目”负责人阎锡广介绍。目前,该校项目化教学已在校内全面实施,带动了学校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简单地说,项目化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老师下发的任务,完成某一项目。这个项目与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是一致的。”化工系教师赵杰华告诉记者。项目化教学就是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学生能力实训,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一体化。因此,项目化教学主要以专业课为主。更重要的是,每个项目下发的实训任务都是学校从各企业、公司中特别选取出来的。这一举措让学生的实践与市场紧密相连。
  例如,在“化学工艺”这堂课上,陈杰老师将黄晓银和她的同学分为6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都完成“合成氨”生产工艺。“我们6个人一组,在课下要认真搜集资料、学习相关内容,然后准备材料,进行最后的实验。”黄晓银说。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大家一起协商、配合,共同完成项目。如果实验过程中出现纰漏,学生就要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老师则在旁边给予指导。这样做项目,学生们都很有兴趣,学得也很认真。最后,学生的分数由自我评价、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三个方面构成,最大限度保证了客观公正。
  “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更培养了学生学习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阎锡广认为。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是一种非常适合技工院校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实施项目化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将重心放在学生实际运用技能培养上,更要具有与专业相关的丰富系统理论知识和很强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熟悉与本课程相关行业或企业的生产实际,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为此,学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一方面引进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全面培训,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我系2010级化工班学生李林就是项目化教学的第一批受益者。2012年,他应聘到临沂圣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实习。2014年,他毕业后留在该公司工作,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荣升到了总经理助理的职位。”赵杰华介绍。在课堂上,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充满了好奇,学习热情高涨,能够自觉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各项任务。项目化教学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专业技能水平、与人交流合作沟通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等一步步得到提高。
  目前,该校已经制定项目化教学系列文件7个,制定了项目化教学评价标准,开发建立了项目化教学资源库。校内75名教师通过项目化教学能力测评,完成项目化教学设计89个。“我们培养出项目化教学名师12名,共取得省级二等奖以上教学研究成果28项,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二等奖以上93项。”学校领导卢立海说,“项目化教学已在校内全面铺开,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得到企业广泛赞誉,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