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制订学前教育发展“约束性指标”
发布日期:2015-01-0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739次
本报讯(记者 孙军)记者2014年12月26日从青岛市教育局获悉,该市学前教育谋划大发展,到2016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资源充足、公益普惠、充满活力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市3~6岁幼儿的入园率将达到99%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达到在园幼儿总数的90%以上。
据了解,2011年,该市启动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市政府连续3年把幼儿园建设列为全市要办好的实事项目。2011年以来共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幼儿园849所,提供学位15万个,总投资26亿元。目前,青岛市幼儿园达到2340所,3~6岁在园幼儿23.2万人,入园率达到97.5%,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到1696所,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72%。与此同时,幼儿园办园质量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市省、市示范幼儿园达到487所,占全市规模3个班以上幼儿园比例达到29%,数量和比例位居全省前列。
青岛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邓云锋告诉记者,近几年青岛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目前仍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仍然存在优质普惠资源不足、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和群众对学前教育要求的提高,这些问题将会进一步凸显。
为解决好上述问题,加快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该市2014年又启动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到2016年,全市学前教育将达到7个“约束性指标”。7个“约束性指标”分别是:3~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9%以上,0~3岁婴幼儿和家长(看护人)受指导率达到90%以上;全市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数达到幼儿园总数的80%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达到在园幼儿总数的90%以上;全市城乡95%以上的幼儿园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条件标准;城镇省、市示范类幼儿园达到城镇幼儿园总数的70%以上;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80%以上。
为此,该市将继续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2014年到2016年三年内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幼儿园300所,2017年到2020年计划建设400所,确保未来资源充足。建立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照不低于850元每年标准向农村幼儿园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工资和保险所需经费按不低于80%的比例列入区市、镇街财政预算。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定额补贴标准由目前的1200元每年提高到2400元每年以上。同时,加大学前教育阶段的特殊群体资助力度,对已经入园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标准提高到1800元每年以上;免除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学前残疾幼儿、孤儿保教费,在民办幼儿园就读的按照同等标准予以补助。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