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景元庆
  家庭成员之间的融洽关系是一个家庭幸福、美满的前提。父母与孩子交心,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障。那么,学生家长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呢?
  首先,要关注孩子。这样做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一个人做事成功与否,关键就是他在最困难的时候能否有自信心。少年儿童都有一种期望别人关注的情感需要。我们小时候都感受过被父母关注的心理。父母一个很细微的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往往会被孩子铭记一生。
  其次,要找到与孩子谈心的突破口。一个与谈话对象、环境相适宜的突破口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谈话效果。因此,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想法等,然后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当做突破口,为即将开始的谈话做好铺垫,再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比如,有的孩子喜欢跳舞,家长就可以从跳舞谈起;有的孩子喜欢打篮球,家长就可以谈一谈姚明的逸闻轶事;有的孩子喜欢上网玩游戏,家长不妨从游戏的级别谈起。
  再次,要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家长往往掌握着主动权,而孩子常常是被动的接受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自然就不可能把自己的想法或观点谈出来。因此,在进行亲子交流时,家长不要居高临下,也不要盛气凌人,而要改变谈话方式,做一个专注的听众,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
  第四,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谈话氛围。在与孩子谈话时,家长如果正襟危坐,态度过于严肃,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最好的谈话方式是,当孩子打开心扉、毫无防备的时候,家长与孩子轻松地谈天说地,谈学习和生活。书房、楼道、运动场、林荫道等家里家外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成为家长和孩子谈话的场所。在良好的氛围里,孩子的心态自然、平和,家长与孩子聊得就会投机,亲子沟通取得的效果一定会好得很。
  第五,要对孩子说一些入耳入脑的话。要想与孩子交心,家长必须改善亲子关系。要想改善亲子关系,家长必须经常对孩子说这样一些话:一是“我在乎你”。家长对孩子说“我不在乎”是很危险的事。二是“我们好好谈一谈”。如果家长与孩子发生了矛盾,千万别生闷气,而要与孩子推心置腹地交谈。三是“你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当看到孩子面露愠色时,家长要小声询问并及时疏导,别让不良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四是“你可以拥有自己的空间”。孩子非常珍惜自己的生活空间,想与父母保持适当的距离。五是“我们是你的靠山”。在少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守护不可或缺。六是“细节决定成败”。家长要提醒孩子“凡事都要细心,不要输在细节上”。
  第六,不要在孩子面前提成绩、名次等敏感的字眼。现在的孩子在学习上压力很大,尤其是面临中考和高考的孩子,整天穿梭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忙得不可开交。因此,家长不要再给孩子加压了。相反,应该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工作,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作者单位:章丘市官庄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