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矻勤勉地行走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
发布日期:2014-10-12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709次
本报通讯员 蒋世民
东营市教科院职教教研室主任季俊昌,20年来,坚守着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岗位,在课题管理与研究、教科成果实验推广、科研骨干培训、教育科研典型提升推介、教育理论普及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先后获“东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市级表彰近20次,“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级以上荣誉9项;2014年9月,被人社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专业责任和专业使命
在教育科研管理与服务中得以彰显
季俊昌认为,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与实验,是体现专业精神和能力的行动表征。在做好教育科研常规管理的同时,他先后主持、主研和参研省级以上课题15项,多项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绩效。有的课题虽然不是他的研究兴趣点,但作为组织中的一分子,按照组织要求开展课题研究,充分发挥研究为教育实践服务、为行政决策服务的功能,是他作为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1998年,他参加了市教委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地域推进素质教育实践与探索”,主动担纲负责了11个分课题中的6个。研究成果结集为《地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一书,并于2001年由红旗出版社出版。2002年,他参与了市教委承担的东营市社会科学招标重点课题“东营教育现代化的推进策略研究”,执笔完成的核心成果《市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策略研究》发表于《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7期。
专业品格和专业修为
在有效指导学校教育科研中得以体现
为学校提供有价值的科研指导和专业服务,指导学校开展有用有效的科研工作,一直是季俊昌体现自己专业品格和修为的行动方向。
从2006年开始,他专业指导东营市胜利四小的“幸福教育”研究。他协同省内外有关专家全力打造“幸福教育”品牌,引领胜利四小以“幸福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为载体,全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加强学生体验教育,提高班级和校园生活质量;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提升办学水平,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走出了一条特色教育之路,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2007年12月,《幸福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荣获第二届山东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为推介“幸福教育”成果,2008年5月,他策划并组织了“全国首届‘幸福课’名师教学观摩大会暨‘幸福教育’教学成果展示现场会”;2009年6月,他又成功组织了“东营市‘幸福教育’理论研讨暨成果推广现场会”。
2008年以来,他跟踪指导了利津县北宋一中“‘零’作业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他经常深入该校进行课堂观察,与老师们座谈交流,与校长李志欣深度会谈,为“‘零’作业教学改革实践”的系统推进,为研究成果的物化提升与经验推介,做出了重要的专业贡献。“‘零’作业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因其成果丰硕和成效显著,2011年3月荣获山东省教育厅“十一五”山东地方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
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在有价值的专题研究中得以显现
毕竟做语文教师十余年,季俊昌不仅对教师工作的酸甜苦辣咸滋味咂摸已透,而且对教师的优秀抑或平庸于学生成长的影响之大也知之甚深。基于此,他始终把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方向。2006年5月,他申报的“基于人本发展的学校管理创新研究与实践”,被中国教育学会批准立项为“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他主持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新课程的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2008年5月通过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的专家通讯鉴定,2012年9月被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办评为“精品课题”。2009年7月,他申报的“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观察研究”被批准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自此,他把观评课走向专业化作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载体,开辟了一条新的促进教师成长的途径。
1996年,季俊昌结合东营市实验推广的“诱思探究教学”,领衔开展了“‘诱思探究教学’实验应用推广研究”,将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理论与东营课堂教学实践相对接,形成了具有东营特色的“诱思”模式和“探究”方法,赢得了张教授的好评。
1999年,他具体承担了“中小学课堂教学实施‘五个转变’的研究与实验”的理论建构工作。作为一项全市整体性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验,该项目产生了较大的教育效益和社会影响。
季俊昌注重教育科研成果的物化,并把发表或出版的成果拿去参评各种奖项,以此检验自己的专业水平。迄今为止,他已独立或与人合作发表教育论文90余篇,其中25篇刊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发展研究》《当代教育科学》等,《走向人本:新课改的应有之义》等7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他的多项教科研成果荣获重要奖励:13项成果荣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政府奖),其中有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项;8项成果获山东省教育厅表彰(教育行政部门奖)。19项成果获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市委市政府奖),6项研究成果获市委宣传部“精品工程奖”。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