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
发布日期:2014-10-0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751次
潍坊高新双语学校 袁月娥 潘俊红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有很多,如自己学习、专家引领、案例撰写以及参加各种培训等,但立足校本的教学研究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
校本研究是立足于
教师实际的研究
以校为本首先是以学校的教师为本,充分考虑学校教师的发展现状,贴近教师实际,这样的教研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解决成长中的问题,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3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1%。他们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易于接受新事物,是教学工作的生力军。在这种情况下,我校的校本教研首先定位在教学常规的学习和规范上,目的就是为年轻教师打下坚实的教学基础,让年轻教师尽快熟悉业务。
校本研究是立足于
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
以校为本就是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本。这些问题来自于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的反思,来自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工作的诊断,来自于学校对教学工作发展的规划定位。我们确定以问题为引领的校本教研,保证教师以“参加者”而非“旁观者”的身份进行。我校近几年教研的核心主要围绕“学乐课堂”模式的构建组织实施,首先组织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梳理出课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由大到小,围绕问题提出整改措施。首先解决课堂的流程问题,提出了“课前预习——制定目标——小组互助——分享交流——达标检测——拓展延伸”六环节教学法,然后组织教师在具体的环节上下工夫,对每一个环节的操作策略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完全针对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就有了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通过问题的研究引领教师对学科知识进行构建和重组,不断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探究,提高了教师反思性研究的自觉性,促进了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
校本教研是立足于
学校发展现状的研究
以校为本就是以学校的发展为本,立足于学校发展的现状,在原有基础上求发展。我校在基本突破了课堂教学后,把研究的目标聚焦到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研究上,以此作为校本研究的主攻方向。引领教师整合课程资源,结合自己的学科找准一个研究点,构建起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托的多维立体学科课程体系,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彻底解决一本教科书解决学科课程标准的所有目标的现状。我们称其为“一标多本研究”。例如,要求音乐教师在落实好国家课程的同时,开发音乐欣赏、合唱、律动、器乐等课程。这些课程通过学生走班选课的方式进行,既培养了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也提升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在教师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教师个性化培养。
校本教研是有利于
形成团队效应的研究
有人说:“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就结伴而行。”为此,我们成立了以学科主任为引领的学科团队和以项目为引领的项目团队,引领教师发展。1.每周一次的学科教研,让教师在与同伴的智慧分享中解决问题,抱团前行。教师在团队中的安全感、归属感不断增强,形成强有力的学科团队,从而实现教师的共同发展。2.以项目为统领组建研究团队,促使学校特色逐渐凸显。6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乐化教育、经典诵读、家长资源开发、科学素养、心理团队研究等项目研究团队,研发了相关的校本课程。项目研究团队的组建,使校本教研主题更明确,效果更显著。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校本教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得到提高,为更好地实施校本教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