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速
发布日期:2014-10-0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051次
东营市胜利实验小学 王小静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在内外兼修中不断积淀、成熟的过程,是重建专业生活、重塑专业自我的过程,是积淀内涵、静待花开的过程。我们学校通过扎实有效的校本研训,增加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走出了一条更加坚实、有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适性培训满足教师不同需求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水平层次、不同专业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水平是有差别的。基于此,我校在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从教师成长需求出发,一是设计了《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调查问卷》,提出:“您认为自己目前急需哪些方面的培训?您认为哪种培训形式更利于自己的学习?”这些问题促使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寻找自我发展的路径。二是召开各年龄段、各层次教师座谈会,对培训形式、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广泛征集“实用型”培训的“金点子”。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我们创建了灵活多样、针对性强的菜单式校本培训模式。一是提供适合大众口味的普训大餐。通过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育人水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请专家在理论上给予引领,请名师上示范课。引导教师从“案例”入手,在研究和反思中感悟教育教学的真谛。二是提供风味独特的特训营养餐。为了适应教师的发展需要,学校为教师们准备了不同风味的“营养餐”。培训内容来源于教师们的需要,培训形式尊重教师们的选择。“量身定制”式培训,不仅使教师处于“乐学”状态,更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
实践教研拓宽专业发展空间
我校在积极利用校外资源的同时,立足校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让教师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享优质资源,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一是实施跨组教研。跨组教研安排在开学初的第一个星期,以教学中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展开研究,在每一个教研组重温课标、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安排高年组走进低一级年组;教研中,高一年级的教师将自己的教学体验与即将开课的低年级教师分享,帮助低年级教师解决备课中的困惑。二是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我们将以往集体教研中教学管理人员“一言堂”的做法,改为“列菜单、选主题、深研究、共探讨”月主题教研活动。教研权力的“下放”和教研环节的优化,提高了教师自主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丰富了教研组的研究功能,也拓宽了校本教研的发展空间。
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也是提升校本研究水平的重要措施。为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实行在总课题引领下的分课题研究工作机制,让各教研组结合实际向学校申报实验任务,确立小课题研究。如在开展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研究时,科研处把制约课堂效率的诸多因素提炼成11个关键词,各教研组结合自身实际认领一个关键词作为研究点,并成立子课题组,开展攻关研究。这些子课题在总课题的统领下形成互补群。我们还实行课题整合性研究,如以作业为突破点开展个人相关小课题研究。学校将20多个小课题整合成一个总课题“和谐高效背景下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研究”,使全体教师集结于这个大目标之下,引领教师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这样的研究方式,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开展省级课题“小学高效课堂建设的探索”研究中,教师们学会了课堂观察方法,自2011年以来,学校通过开展60余次课堂观察,不仅为教师及时改进教学策略提供了养料,而且提升了教师授课的整体水平,使得听评课更专业、更精细,并且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