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心理健康教育

滕州市鲍沟镇郝寨小学 吕伟
  现在的学生由于家庭的、社会的一些问题以及自身的弱点等原因,造成了各种心理问题,不健康的心理倾向比较严重。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行为,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活泼的个性和勤奋好学、勇于面对困难的健康心理倾向,是摆在每个教育者面前的课题。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发展,可以说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与探索。
  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元性、互动性、多媒体性等优势决定了其对心理健康教育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它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内容充实、形象生动且更具有吸引力;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直观,便于学生观察和认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声音、动画、图形、字幕、视频等信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让枯燥乏味的心理健康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利用教学课件辅助教与学
  在心理健康课堂上,教师往往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去体验,而很少使用教学课件。但是,使用教学课件,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对情景进行渲染,则能使整堂课变得生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课堂上,教师把心灵成长、意志锻炼、挫折教育等心理健康课主题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分析与判断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心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中小学心理健康课与其他学科的系统教学有较大不同,心理课更多倾向于活动形式,因此我们除了运用传统的课件进行教学外,还可以利用多功能电教室的先进设备,结合具体的内容,通过网络进行人际交往、情绪疏导、思维训练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实用的心理知识,最终引导学生回到现实中来,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完美结合。
  三、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网络信息丰富且生动形象,在开阔青少年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新事物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我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课的进度,给学生布置一些专题作业(如人际交往、危机应对、情绪调节等),鼓励学生上网寻找有关的心理资料,并结合本人的经验对这些资料进行过滤、筛选、加工、整合。这样一来,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就能学会筛选和获取信息,学会学习。
  四、制作美观、实用的心理网页,鼓励学生访问
  一般来说,心理网页包括“心理辅导”、“心理测量”、“心理知识窗”、“心理论坛”、“心理信箱”等栏目,内容丰富。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上网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学习或讨论,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控的水平和能力。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由于有些人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失之客观,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环境对人的影响,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利用电脑技术制作美观大方的宣传资料,利用远程教育的各种便利,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我们要鼓励师生利用心理论坛、网上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加强联系、沟通、交流,以建立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