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要谋求异军突起

李 方
    作为工业生产催生出来的教育类别,职业技术教育是谋生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千千万万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培养分工合作的现代职业精神。而工业社会的日益成熟更直接催发了整个产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度依存、对职业技术教育贡献力的迫切渴望。
  当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是经济发达国家手中掌握的秘密武器。瑞士同龄人口中接受职业教育的比例高达85%,绝大多数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选择学习一技之长;德国、美国、日本经济的腾飞也离不开一支训练有素的产业大军。
    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参与、渗透到产业的各个领域,将高新科技变成高品质产品,发展高水平产业,使他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抢得先机。
    然而,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还难以实现这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效对接。这几年,高等教育率先提速,基础教育着力实现社会公平。在教育的金字塔结构中,与经济社会最直接对接的职业技术教育却因其历史的原因,到目前为止仍是最薄弱的一环,与教育整体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存在较大不适应,差距甚远。
  在最近几年里,不少企业因缺少高级技工而生产萎缩,因高级蓝领青黄不接而丧失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优势。在人才市场上,求大学生、硕士生容易,然而出6000元月薪招不齐技工,出16万元年薪难聘高级技师。所以,在车间里、工地上,大量无电工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在管电,架设电线,改造电网;无焊接技师证书的人在摆弄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频逆变激光设备;无建筑常识的人在盖高档房子。与此相伴相随的情况是,重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产业、行业、企业和产品的技术等级难以提升。企业普遍认为,不缺少项目,不缺资金,甚至不缺研发人员,主要是缺少能够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和对生产运行质量把关的一线技术工人。
  技能人才直接决定着产业竞争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他们的丰沛与否又取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水平,后者是基础,是纲。这之间的基本关系早已成为世界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定律。二战后,德国依靠职业技术教育实现了经济复兴,日本也借助职业技术教育从废墟上起步。在半个多世纪前,大学与工业、企业合作开展职业技术教育,还被普遍视为禁区,但在今天,比尔·盖茨把印度的7所理工学院誉为“改变了世界的杰出大学”。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项关于要求成员国革新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并强调这是迎接21世纪的最重要举措。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一度发展迅速,但在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后则停滞不前。人们奔学历而去,个人、社会和政府把资源、财富和心思都更多地投向能够提供学历的地方。这种异动带来的后果是,教育体制本身出现了危机甚至腐败,而且我们的教育并没有为经济发展培养出相应的具备基本素质和关键能力的人才,甚至没有培养出在21世纪具有一般就业能力的产业工人。
  高举职业技术教育的旗帜,谋求异军突起,抢占经济发展和国力竞争的先机。我认为,这不仅切合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而且是从政策上对我国教育体制进行“拨乱反正”。我相信,只有坚持走下去,产业才能源源不断地被注入动力和活力,社会才能走向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