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从体育中获得更多的东西

本报记者 文华
    一名外地的学生来到山东省诸城一中后,惊奇地发现,课外活动时间,学生们竟然在操场上打篮球。
    令这名学生惊奇的原因是,诸城一中没有像当今许多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那样,为了追求升学率,逼着学生加班加点,使得像体育课这样的非高考科目只能给高考科目让路,结果使体育课对于学生们来说成了只列在课程表上用来“遮人耳目”的课程。
    在诸城一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在课间、课外活动时间锻炼身体,进行体育活动,而且每周上2节体育课。在这里,体育教师不像不少学校的体育教师那样因为课时少而成了工作最轻松的教师,他们不仅课时不少,还要早起晚归,带领学生活动。
    为什么体育在这里会受到如此重视?校长李宪阳的话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学校体育的内涵与功能应当是多样的,它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锻炼身体,还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东西。学校体育不仅仅是为了竞技,不仅仅是让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考上大学,也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锻炼身体,它还是进行其他教育的途径,还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东西——健体励志,提高生存的质量。学校体育应当让学生树立起健身的意识,培养起几种兴趣,掌握几项运动技能。”校长对学校体育的观点和主张,成为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一种主导理念。
保证学生的锻炼时间和基本活动量
  “体育为本,健康第一。”“没有强健的体魄,你的一切理想都将是一句空话。”这是书写在诸城一中学校操场边墙体上非常醒目的两句话。
  校长李宪阳经常说起这样一句话:“有人说蹦蹦跳跳不是素质,我不这么认为。身体健壮也是一种素质。”
  学校利用多种形式和机会向学生灌输“锻炼、健身、保健”的理念,让学生明白,锻炼和健身既是为了当前提高学习效率,又是为了提高将来的生存质量;没有健康的身体,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就难以实现。
    保证学生的锻炼时间,保证学生基本的活动量,这是学校几年来坚持的两个“保证”。无论学生学习如何紧张,早操、课间操都是雷打不动的活动内容。不仅如此,学校还采用“见缝插针”的方式,设计了灵活方便的课间活动项目,让每个学生都活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每个学生都能随时随地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掌握基本健身技能
  学校提出,在高中3年中,每个学生要学会1~2项体育活动项目,要掌握3项有用的、便于实施的基本健身技能,实现“人人有拿手戏”,达到“当学生毕业走出校门时,不仅仅带着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还带着健康的身体和熟练掌握的健身技能”的目标。
    根据尊重兴趣、保证效果、符合国家体育教学要求的原则,自2002开始,学校对体育教学进行了改革——提高趣味性、有效性。
  “要让学生享受体育,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被动地训练。”这是学校对体育教学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体育课教学不再拘泥于过去规定的那些必设运动项目,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体育活动项目,学生喜欢什么,学校就提供什么。譬如,学生不愿意掷铅球,可以选择打篮球,只要学生感兴趣并且能够达到锻炼目的就行——因为学生有兴趣才会投入,真正投入了,才会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在教学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让体育课真正“活”起来。
让体育欣赏丰富学生的人生趣味
  一位副校长和他儿子在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晚上半夜爬起来看足球比赛,父子俩在电视机前痛痛快快地过了把足球瘾。校长从这件事里进一步体悟到了“体育欣赏能丰富人生趣味”的功能:“这父子俩所体会到的,是体育欣赏所带来的乐趣。一个人要学会欣赏体育比赛,要具备体育欣赏的能力,从而在兴趣的满足中提高生活的品位,提高生存的质量。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对体育比赛的兴趣,是一项高雅的兴趣,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兴趣。因为有这样的兴趣,生活中便有了一份充实、一份快乐;因为有了这样的兴趣,一个人尤其是未成年人,或许就不会让其他的诸如迷恋游戏厅、结伴不良人群危害社会等兴趣乘虚而入。”
  学校为此开设了体育欣赏课,让学生学会欣赏体育比赛。对重要的国际体育赛事,教师组织学生收看。为了便于学生欣赏体育运动项目,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结合世界高水平的体育比赛如世界杯足球赛等,向学生讲解比赛项目的规则、比赛技巧等,使体育课堂教学变得活泼而富有情趣。
“为国家健康工作50年”
  在诸城一中,师生们都知道校长有个“保养说”。他主张,人的身体就像汽车一样,需要定期的保养。
  校长不仅自己欣赏“保养说”,还不失时机地向教师、学生灌输这种生活理念,倡导师生学会“保养”——养成科学的作息习惯,注意科学合理的饮食,具有保健意识,积累保健知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人宽容,豁达开朗,以乐观的人生态度过好每一天,保持健康的身体。
  学校还提出,要在学生中叫响“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这句话,让每个学生树立这样的理念: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条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才能够为国家多作贡献,也才能够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