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多把“钥匙”破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难题

  本报讯(记者 胡杰 胡乐彪)近日,从农村迁居到滕州市大同天下小区的李女士,怀着忐忑的心情到实验小学给孩子办理转学手续。多年前,她就听说城区学校班额大、转学难,现在却凭一纸房产证让孩子顺利入了学,而且班级人数适中,李女士原有的顾虑被打消了。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致使城区人口急剧膨胀,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挤”进城市接受教育,从而导致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愈加突出。对此,滕州市坚持问题导向,使用多把钥匙开锁,有效化解了大班额这一社会性难题。
  在推进学校规划布局方面,滕州市编制了《城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中小学58处,近期规划建设22处;在高铁新区规划建设中小学21处,近期规划建设5处,以推动学校建设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轨道。同时,积极推进城区学校扩容提升,5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5亿元,改造城区中小学22处,新增教学班262个。今年的城区学校扩容提升工程,计划投资1.7亿元,实施项目12处,新建改扩建校舍21万平方米,进一步缓解城区学校班额大问题。
  为有效促进城乡教育质量均衡,滕州市探索推行了结对联盟、集团办学、学区管理等办学模式,建立了15个学校发展共同体,实现人员交流互动、教学研训一体。健全完善了教师支教交流长效机制,去年选派291名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促进了师资的均衡配置。
  此外,该市还积极推进招生制度改革,要求城区学校严格控制规模和班额,不得突破招生计划,超出计划部分不予拨付义务教育经费,从源头上杜绝大班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