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超:职业教育还需要社会的更多认可

    本报综合消息 “如果你培养的是工具,学校就是仓库;如果你培养的是人才,学校就是伯乐;如果你培养的是工人,那么你就是工头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许振超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学校从“人”的角度培养学生外,职业教育还需要社会的更多认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线工人出身的许振超表示:“现在,很多人简单地把职业教育涵盖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培养蓝领工人的一种手段。虽然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这样,但是这种认识存在一定问题。”
  许振超由一名普通工人锻炼成长为技术能手,成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他说:“现代职业教育培训更应注重从‘人’的角度去培养。”
   在许振超看来,职业学校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工学不分离。如果工学分离,职业学校就不会取得成功。“学生一旦进入职业学校,就必须热爱劳动。如果学生被动地劳动,那么他将来干不好工作。”许振超说,“现在,很多人把职业院校当做跳板,以期进入非职业院校‘混个好文凭’;而一心想当工人的学生越来越少。”
   谈及现状,许振超有些担忧。他说,技术工人在整个工人队伍中所占比例不超过20%,高技能人才不到5%。这与发达国家的30%相比,差距很大。随着老一代技术工人的退休,我国将出现技术工人断代的情况。他建议,政府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要加大教育投入,还要让全社会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