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师生热议全国“两会”
发布日期:2015-03-17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685次
本报讯(记者 单婷)全国“两会”的召开,引发了山东全省各地师生的热切关注。广大干部师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微博等途径,认真收看、收听“两会”报道和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还通过召开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掀起了学习“两会”精神、积极建言献策的热潮。
滨州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运用滨州医学院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第一时间向广大师生推送关于“两会”的信息,几分钟时间就有一百多的点击量。该校“两课”教师李晓军教授利用课堂教学平台,将“两会”精神巧妙与课堂知识融合,引导同学们关注“两会”信息,热议“两会”话题,在课堂上掀起讨论热潮。
莱阳市高格庄中学省优秀教师宫乔乔在学校召开的座谈会上表示,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一线教师也要积极建言献策。她在人民网“我向总理提问题”专栏向总理汇报他们学校这一年来新建教学楼、水冲厕所,实现班班通、供暖,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她感谢党的好政策,同时希望中央继续加大对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让农村孩子也享受到和城区学校一样的教育资源。
烟台市福山区教体局副局长王海成在局讨论会上说:“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我要为这句话点赞。教育的本质目的是培养人,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罢,其核心都在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好公民。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和学校能拿出不同层次的办学和教学,来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吗?其实,这才是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最现实也是最紧迫的挑战,也应是我国教育改革深化的方向所在。”
莱州市教体局基础教育科科长祝明鉴告诉记者,他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了“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恰好是今年莱州教体局工作的重点之一。2015年莱州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深入推进孝、诚、爱、仁“四德”工程,大力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将经典诵读纳入学校课程,组织诵读、吟唱、表演比赛,评选诵读之星;落实学生每周一课时书法课,实行每日一练,每月一评,每学期一展。
山东大学医学院2014级本科生颜伦杰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深化改革成果、使国家更强大、让人民更幸福的决心。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人民权利的必要手段,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政治保障。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一定越来越强大。
济南大学学生王静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著名主持人柴静有关雾霾的新闻调查《穹顶之下》再次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治理污染的有力举措,让人们看到了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她认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工作,广大学生更有责任保护我们的家园,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环境尽力。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