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生获得正式电子学籍号

  本报综合消息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近期,教育部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国中小学生发放了正式学籍号。这标志着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进入新的应用阶段。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于2014年1月10日全国联网试运行。教育部在完成首次信息采集后,为确保以学生身份基本信息为核心的数据准确,利用公安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及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对学生数据进行核查对比,对准确无误的学生核发全国唯一的正式学籍号。
  学籍系统联网试运行一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良好综合效益。一是产生了广泛的管理效益。随着普遍开展应用,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正逐步习惯信息化管理模式,教育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教育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同时,学籍系统也为有关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二是蕴含着潜在的经济效益,为学生及家长节约了时间、人力和经济成本。学生转学时,各环节均在网上进行,家长只需向转入学校提出申请即可,无需再因往返奔波耽误正常工作。三是显现出深远的社会效益。学籍系统是做好治理择校、学生资助、随迁子女等工作的有效技术抓手,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民生,更好地为学生及家长做好服务提供了保障。
  据悉,教育部还将就核对出的问题学籍发出通知,逐级按人头通知到校,请相关学生及家长再次核对学生学籍信息数据,配合学校尽快完成问题学籍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