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价值观的“种子”撒进师生的心田

本报通讯员 朱侠 玄振涛 记者 任甲斌
  “爱国明德、终身为民,弘毅励志、以诚待人,勤勉尚学、追求真理……”每周一至周四早上,莱芜市陈毅中学的学生都会在操场上宣读誓言。
  “结合学校德育特色,我校不断探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师生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该校校长郑希刚说。
用好常规课堂
主阵地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以牙还牙、以恶制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在该校初三(1)班举行的一堂别开生面的法制教育课——“模拟法庭”上老师对学生的忠告。“模拟法庭”的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记录员等都由学生扮演。“模拟法庭”按照法庭的审判程序,向师生们展现了一个“寻衅滋事”案件的审判过程。该校副校长朱振利向我们介绍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进了课堂,走到了学生身边。”
开通第二课程
新渠道
  “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在该校陈毅元帅广场上,初三学生正在进行陈毅诗词诵读。这是该校实施“元帅诗词诵读课程”的一个场景。学校充分挖掘陈毅精神独有的育人功能,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立了不同的课程内容:初一为元帅铜像前宣誓与元帅故事演讲,初二为课本剧、历史剧表演,初三为陈毅诗词研究与赏析。刚刚诵读完陈毅诗词的陶婧泽同学兴奋地说:“根据我的特长,我选择了‘元帅诗词诵读课程’。这样的课程不但让我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在诵读中还被陈毅元帅高尚的品格所感染。这是我成长的第二课堂。”该校通过开设“元帅诗词诵读课程”、“升旗课程”、“毕业课程”等,教育引导学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搭建特色活动体验场
  “爸爸、妈妈,我永远爱你们。我今后一定听你们的话!”在陈毅中学“感恩励志教育”现场,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呐喊、一个个深情的拥抱,让在场的师生、家长心潮澎湃、泪如泉涌。这样的活动让“爱国”、“友善”、“文明”等核心价值观内容悄然根植于学生心底。该校还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清明节前夕,学校组织师生到莱芜烈士陵园扫墓;9月18日,学校开展主题教育与防空疏散演练活动;10月1日,学校举行隆重的庆国庆升国旗仪式。该校主管德育工作的亓延辰副书记向我们介绍说:“我们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家长讲堂、报告会、纪念日活动等形式,使同学们接受了系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了他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坚定性。”
用活文化建设
新载体
  在该校的“校训长廊”里,一群初一学生正饶有兴致地观看上面的图文故事。“苏武牧羊”、“董狐直笔”、“不贪为宝”等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有了更形象的认识。该校以“弘毅”文化为核心,构建起立体化的文化体系,如今,“弘毅尚学、崇善启新”已成为学生成长的新航标。在元帅广场,学校设置了“铭记历史、展望未来”竹简型雕塑;弘毅楼整面墙壁上写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该校还大力推进核心价值观进班级、进课堂活动,将核心价值观融入班级文化建设,引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认真培育、自觉践行。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花已在陈毅中学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