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不再重科研轻课程

  本报综合消息 1月1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旨在更好地发挥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意见》提出,要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
  教育部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全面承担课程建设责任,切实转变只重科研忽视课程的实际倾向,把课程建设作为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课程质量作为评价学科发展质量和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还要求培养单位把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和院系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大考核评价指标权重,提升课程教学工作地位。
  《意见》提出,要把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作为课程体系设计的根本依据,课程体系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避免单纯因人设课。根据《意见》,将严格审查新开设课程,定期审查已开设课程。《意见》要求形成开放、灵活的选课机制,建立完善研究生跨学科、跨院(系)和跨校选课的制度机制,支持研究生按需、择优选课。
  《意见》指出,要探索建立课程学习综合考核制度。根据学校、学科、博士和硕士层次的实际情况,结合研究生中期考核或设立单独考核环节,对研究生经过课程学习后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是否达到规定要求进行综合考核。对于综合考核发现问题的,指导教师和培养指导委员会要对其进行专门指导和咨询,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课程补修或重修,确有必要的应对培养计划作出调整,不适宜继续攻读的应予分流或淘汰。
  《意见》提出要加大对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激励与支持。深化教师薪酬制度改革,提高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在教师薪酬结构中,特别是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比重。将承担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的成果、工作量以及质量评价结果列入相关系列教师考评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要求,加大对教师承担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