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让留守儿童沐浴幸福教育的阳光

  本报讯(通讯员 王胜利)“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我深深体会到了父母在外打拼的艰辛,坚定了刻苦学习的信念,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近日,东平县接山镇第二中学的一名留守儿童在参加学校留守儿童培训班后高兴地说出了自己的收获。该校56名留守儿童参加了本期培训班,学校分工政教的刘校长为留守儿童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安全防范和心理健康知识等讲座。
  近年来,东平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扶工作,不断创新服务群众的方法,为在外务工群众解除后顾之忧。各学校把家访与全员育人导师制相结合,重点安排责任心强、有经验的教师与留守儿童家庭“结亲”。每年春节过后,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城,各学校都安排老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接”,做好代理家长,认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学校里,老师们把关注的目光多倾向“结亲”的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多给予鼓励,多引导,提高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各学校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主持心理咨询室的活动,经常约谈留守儿童,排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各学校把班主任电话设为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经常与父母电话联系,让孩子随时感觉父母就在自己身边,也让孩子知晓父母在外地工作、生活的艰辛,学会感恩。指导留守儿童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信,把自己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告知父母,倾诉内心真实感受,增进亲子感情。
  今年,该县中小学、幼儿园全部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关爱和帮扶计划。各校为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阳光档案”,翔实记载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特长个性以及家庭情况。全体教师认真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对留守儿童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各学校为留守儿童定期举办辅导班、召开座谈会,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变化,及时发现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问题,帮助制定整改措施,用真诚、真心、真情,去打动、感化、激励留守儿童,让他们融入学校这个和谐大家庭。
  “留守儿童的父母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奉献了青春、力量和汗水,我们就要始终坚持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真正走进留守儿童心灵深处,弥补他们缺失的父爱、母爱,为他们送上最诚挚的关心。”东平县教育局局长何冰在谈到加强留守儿童工作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