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照亮每个孩子的笑脸

本报通讯员 陈彩红 李娜
  近年来,威海市环翠区以全面提高保教质量、着力促进教育公平为核心,全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努力打造省市级示范园,保证全区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好入园、入好园。目前全区共有幼儿园48处,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占75%,省市级示范园占86%。100%的乡镇创建为威海市农村学前教育示范镇,100%的乡镇中心幼儿园通过了省级认定,且全部达到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
顶层设计:
培植学前教育发展的制度土壤
  近年来,环翠区相继出台《环翠区2011-2013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环翠区2014-2016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明确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坚持“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专项行动计划,开展“学前教育规范管理年”活动,切实规范办园行为。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自2009年起,区财政每年拨付1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引导其提供普惠性服务,累计发放奖补资金205万元、幼儿园安保经费512.7万元。2010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稳定管理的具体实施意见》,实施幼儿园安保经费补助,公办幼儿园安保人员经费、安保监控、安保器材投入均由财政负担,集体办、民办幼儿园安保人员经费财政补助30%。
统筹推进:
绘就学前教育发展的全新格局
  环翠区启动非法园专项清理行动,成立联合小组,进行调查摸底、宣传安置、依法取缔。出台《环翠区镇中心幼儿园新建改建意见》,建立“以奖代补”奖励机制,凡新建中心幼儿园区财政补助150万元,改建中心幼儿园补助40万元。同时,鼓励村居、企业举办公办性质的幼儿园,使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全面上档升级。近年来,全区投资1.33亿元,新建公办及公办性质园11处,占地面积49451平方米,建筑面积29542平方米。迁建、改扩建幼儿园5处,共增加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学位3500个。该区从2009年开始减免贫困家庭幼儿入园管理费,人数为在园幼儿总数的10%,标准为每人每年1200元,近几年累计减免482.64万元。
以人为本:
促进学前教育的内涵发展
  环翠区教育局选派优秀干部到各乡镇中心园担任园长。他们凭借自身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丰富实践经验,使所在幼儿园短时间内步入正轨。同时,充分发挥中心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对区域内幼儿园的管理和指导,注重优质资源共享、教师专业培训、教育教研引领,带动了一方学前教育的发展。2010年,该区在全省招聘优秀本科毕业生担任幼儿教师,2013年又面向全市公开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事业编制幼儿教师。近年来该区共招聘99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和在职教师,全部充实到公办幼儿园任教。全区公办幼儿园公办教师配备达50%。
  环翠区教育局还划分九大学区,搭建学区平台,使公办园与民办园结亲,优质园和普通园拉手,开展集体备课、跟班学习等一系列有效活动,互相学习、共建提高。依托园本、学区、区本三级研训平台,扎实开展新教师培训、全员培训等梯次培训。推行区域教学改革,倡导现场式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目前,全区多数优质园已经形成自己的办园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