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和研究中成长
发布日期:2014-10-0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233次
本报记者 宋洪昌 季俊昌
“‘反思性课堂研究’让我们在专业发展上获益匪浅。现在,我已经习惯于每上完一节课,就反思哪个地方成功,哪个地方做得不好。如果一堂课感觉上得很满意,就会思考为什么会成功。这让自己很满足,感觉很好。”说这话的是东营市胜利第六中学的英语教师厉航。
厉航所说的“反思性课堂研究”,就是该校从2012年开始实施的一项促进本校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措施。这项研究让课堂发生了改变,让教师体会到了专业发展的成就感,也让学校找到了一条推动教师走上专业发展快车道的有效途径。
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此之前,该校一直在探索理想的方式方法,并开展了一系列教师专业活动。但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许多教师感到不少培训内容听起来很好,却与自己的教学实际需求存在较大距离,因而在专业发展方面进步不够快。针对这一问题,该校修正教师专业发展的推进路径,寻找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让教师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在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与思考中逐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学校提出“反思+实践+研究”专业发展路径——反思启迪实践、实践推动反思,实践引发研究、研究提升实践,研究激活反思、反思深化研究,引导教师通过反思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使得施教水平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然后在这个层次上继续反思,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各学科教研组在组织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时,重点反思得与失,寻找问题,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开始的改变往往是艰难的。不少教师感到为难和担心,由于多年形成的固定教学方式方法的“惯性”作用,他们觉得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省劲。怎么改变?效果会不会不好?面对教师们的不理解、不情愿,学校耐心引导,鼓励教师大胆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教师们尝到了甜头,接下来的改革也就成了顺水行舟。
“师生互动环节应当尽量避免‘一对一’,要照顾到大部分同学,采用生生互评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发言的同学身上。”“活动与探究特别强调‘体验’这一心理过程,我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权利,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再给他们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有话敞开说,让他们相互质疑、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做到生生互动。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个体得到了发展。”在实践中反思研究,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感受到了研究实践中的问题、在实践中研究问题的乐趣与满足。
为了推动教师反思研究,学校引导教师把自己的反思诉诸文字,并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便于教师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共同研究。这种“接地气”的研究,进一步引发了教师专业研究的兴趣与动力。
“现在感觉自己有变化,并且很大。首先是观念的变化,原来的课堂是教师主导的课堂,现在是放手给学生的课堂。”一位从教20年的生物教师从最初的被动到后来的主动,他体会到了“反思性课堂研究”为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的好处。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