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长参与课程资源建设

本报记者 张振升 通讯员 晓丽 洪升 福先
  安丘市汶水小学于2010年成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让广大学生家长广泛参与课程资源建设,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效益,并形成了日益健全的多元化育人长效机制。
备受追捧的“家教支招”课
  每学期期中、期末的班级“家教支教”课是家长们最喜欢的课程。家长委员会推举最有教子经验的家长在班级中介绍教子经验和心得。被推选出的家长认真备课,选取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现身说教”。家长们听得投入、记得认真,介绍经验的家长也倍感自豪和欣慰。同时,学校对特别优秀的家长经验在全校广播中介绍,让全体家长受益。
  “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虽然不能生搬硬套这些来自一线的经验,但是家长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智慧,产生了共鸣。”校长王洪升颇有感触地说。
共同进步的
“亲子活动”课
  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经过沟通,决定把每年的6月份定为学校的“亲子同读月”,并在每年的10月份举办“家校联合读书节”。截至目前,“家校联合读书节”已举办了四届。2010年10月,第一届“家校联合读书节”的主题是“亲子同读《弟子规》”。家长委员会自行筹资为在校教师、学生每人免费提供了一本《弟子规》,号召师生和家长共同阅读,以提高学生家庭文化素养和礼仪修养。活动得到了全体师生和家长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阅读背诵《弟子规》,掀起了经典诵读的热潮。活动中还开展了阅读体会征文大赛,评选优秀征文。现在,很多家长下班回家后,为了给孩子做表率,不再和以前一样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而是和孩子一起坐在书桌前认真阅读,背诵。有的家长还不时与孩子讨论交流各自的读书心得。
  三年级2班学生王硕的家长告诉记者:“在阅读活动中,自己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心中充溢着读书的激情和快乐。”
“双赢”的“实
践活动”课
  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中的知名企业家,将其企业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其中有种植基地、贸易基地、厨师培训基地、导游培训基地以及尝试管理基地等。每个基地都由家长委员会成员或其指定专人负责,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实践基地。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到自己所向往的职业的特点以及所需要的人才特点,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同时还提高了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实现了校企的‘双赢’。”身为四年级2班家长委员会成员的潍坊卓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增军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