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孩子幸福的“心理使者”
发布日期:2014-09-2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376次
本报记者 刘德伟 通讯员 王传鹏
她,30年如一日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凭借自己的心理学知识,铸就孩子们的幸福乐园,守护着他们健康成长。她的幸福乐园基石,只有一个字——爱,爱学生,爱教育。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是她的工作原则和做人准则。
她就是山东省青年骨干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潍坊市实验学校教师——宫永红。
讲台上的“扔鱼人”
“宫老师,您的眼圈怎么有点红呢?昨天晚上又没休息好,跟学生聊天了吧?”“是啊。一个孩子有点事情,凌晨打电话咨询我呢。”学校门口的保安师傅打开校门,把宫永红迎进校园。
“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宫永红总是这么说。潍坊市实验学校是全国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每年都要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余名孩子到校学习。对这些孩子来说,他们只在这所学校接受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践教育;而对宫永红来说,她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这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守护好他们的幸福”。
“孩子性格千差万别,脾气秉性各异,你能帮助得了那么多吗?”记者问。
“我曾经读过一个小故事。大意是说,一个小男孩走在退潮后的沙滩上,发现有很多小鱼躺在沙滩上,如果再不接受海水的滋润,一定会干死在那里。于是,他一条一条地捡起来,把它们扔回海里。路人不解,觉得他不可能救得过来所有鱼,说:‘没有谁在乎的。’小男孩说:‘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条,这条……’虽然我不能守护好每一个孩子,但是,我能帮助我面前的孩子,这就够了。”宫永红说。
谈话间隙,宫永红接了个电话,开心地和对方聊了起来。打完电话,宫永红对记者说,这是一个叫晓萌的学生打来的。晓萌曾是潍坊市寒亭区某学校学生。在一次心理测试课上,宫永红发现她总是把沙盘上摆放的小鸭子放到一个僻静的角落里。根据自己的心理教学经验,宫永红判断,晓萌一定是很怀念过去的快乐时光。果然,在深入的交谈中,晓萌向她敞开了心扉。原来,晓萌的妈妈最近经常不明原因地晕倒,而爸爸虽然打工的地方离家不太远,却很少回家,对妈妈的病情也很少过问。这使得晓萌经常想起原来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于是,宫永红主动和晓萌的爸爸联系。最终,晓萌的妈妈得到了及时住院治疗,爸爸回家的次数也多了起来。现在,晓萌开学就要读大三了,还时常给宫永红发来自己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以及获奖的照片。
“看着她开心的笑容,我感到很幸福。”宫永红说,“作为‘扔鱼的人’,我要做的是把面临危险的‘鱼’放回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在我的课堂上,我主要是帮助孩子们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使他们明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孩子们的“半仙”朋友
“宫老师太神了,掐指一算,就能说出我身上有哪些毛病。”在孩子们的眼中,宫永红就是这么一个“半仙”。
说“掐指一算便知”有点夸张,但是,凡是接受过心理测试的孩子,宫永红都能指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并为他们指明改进的方法。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来给他们以指导。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快地驶入健康成长的车道。”在实践中,宫永红摸索出了一套“四位一体”的心理测试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王刚是一名初中二年级学生,在做完心理测试后,宫永红发现他的性格中存在着自我意识较强、不善交流等缺点,尤其是和父母存在很大的隔阂。于是,宫永红和他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谈,直接指出他性格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王刚当时非常惊讶。接着,宫永红帮他分析原因,鼓励他多多参与团队心理游戏,学会接纳自我,积极与人交流。现在,王刚的父母、老师都说他变了,懂得体谅别人、团结同学了。其实,在孩子们眼里,宫永红更多的则是一个朋友,一个可以交心、可以倾诉、可以寻求帮助的大朋友。
平时的宫永红,总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给人以可信任的感觉。“这也许就是我能得到孩子们认可的原因吧。每一个孩子,在我这里都是一样的。为人师者,要有父母心,要有善意,要有爱心。所以,看到孩子身上存在问题,我总是发自内心地想去帮助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和他们一起去解决问题。”宫永红说。
一批新生来接受教育时,宫永红总会在第一节课就把自己的各种联系方式留给他们,手机号、QQ号、邮箱号……她告诉孩子们,自己的手机会24小时开机,有问题时,要及时跟自己联系,情况紧急时,不管多晚,都要给自己打电话,可以连续打,直到自己接起来为止。她曾不止一次地在晚上11点、12点,甚至更晚接到孩子们的电话,倾听他们的心声,解答他们的疑惑。听着孩子们“明白了”、“对”、“是”的声音,宫永红总是感到很欣慰:“自己做了一个朋友应该做的事。”很多孩子在回到自己学校后,有了问题和困惑,也会主动向自己的这个“大朋友”寻求帮助,自己的数学老师态度不好了,同学之间有矛盾了,父母感情不和了,甚至自己出现生理问题了,都会和她谈。这时,宫永红会耐心地倾听,帮他们分析问题。“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能为他们做点事情,我很欣慰。否则,孩子出了问题,我的心会不安的。”宫永红说。
幸福乐园的“建设者”
在学校办公室主任吕莹看来,宫永红的工作主要就是围绕着幸福展开的,课程的设置、心理体验中心的建立等等,最终的指向都是孩子们的幸福。
在宫永红的推动下,学校成立了潍坊市第一个面向中小学生的心理体验中心。中心倾注了她的大量心血。“这个宣泄人和宣泄球,里面装的沙子,都是宫老师从市场上挑选好,自己用车一袋一袋地拉回来的。”吕主任介绍道,“为了防止孩子在宣泄情绪的时候受伤,宫老师还专门请来教练教自己拳击手法。”
“我将体验中心的设计理念定位为‘为了孩子的笑脸’。整个室内的布置,包括墙壁的颜色、标语的设计、字体颜色、栏目的设置,都是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来设计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使孩子放松心情,调整情绪,展现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宫永红认真地介绍着。
每一批孩子在体验中心接受完心理测试后,宫永红都会作好记录,从中找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建立幸福档案。现在,她所存放的记录本就有数千份。来自潍城区的女孩小婷,在自己画的一幅美丽的画中,不经意地在边上画了几个圈。宫永红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她分析小婷心里深处可能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于是找来小婷聊天。原来小婷是一个农村留守儿童,自幼和奶奶一起生活,缺乏父母的关爱,很渴望和父母在一起,现在出现了不愿和周围人交流、害怕生人的情况。了解到这些,宫永红就开导她,帮她分析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可能会带来的后果,建议她经常和父母打电话,向父母说出自己的心声,说出自己对他们的思念,说出自己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拉近和父母的亲情距离,这样,就会得到他们更多的关爱。现在,小婷的父母都回到了她的身边,一家人共同享受着天伦之乐。看着小婷充满欢笑的脸庞,宫永红感到自己又帮孩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在电脑心理测试中,很多孩子是抱着激动和好奇的心情来进行的,这样的话,得到的结果就是不科学的。这时候,宫永红就为他们讲解控制、调整情绪的方法,结果,有的孩子在56秒内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晓龙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孩子,有时“看谁不顺眼就打谁”,甚至有一次还惊动了被打孩子的学校和家长。宫永红发现了这个问题,就主动做他的工作,使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现在,他遇到事情时会学着去思考、去权衡,也懂得了团结同学。
虽然获得了领导、老师和孩子们的一致认可,可宫永红还是认为自己“只是心理教育的入门者,是一名‘赤脚医生’,还需要一边治病一边学习,教学相长,不断积累”。在这种观念的支持下,她不断学习,不断改变着自己、提升着自己。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