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迎新温暖学子心

本报记者 孙军
  连日来,青岛理工大学迎来了2014级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新生。学校完善的奖助体系为新生免除了后顾之忧,促进新生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贴心的服务、融洽的沟通交流指引新生尽快转换角色,融入新生活,实现全面发展。
细致服务免除后顾之忧
  “申请研究生新生入学奖学金需要什么条件?拿到新生一等奖学金的人,还可以申请研究生综合奖学金吗?”在报到现场,2014级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丁初敏正围绕学校的奖助学金问题向现场的工作人员认真咨询。
  丁初敏来自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合庄村,家庭贫困。她既想读研深造,争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优异成绩,又不愿意让父母继续承担自己的学费。丁初敏说:“6月,我收到了学校寄来的《致青岛理工大学2014级研究生新生的一封信》。信里详细介绍了报到流程、入学安排等,也提到了学校开始实施新的奖助体系。按照信中的说明,我向学校研究生处打电话进行了咨询,然后向家庭所在地的国家开发银行申请了1.2万元助学贷款。而且,我有幸获得了研究生新生一等奖学金,还有每年6000元的研究生助学金,再也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
  据了解,在新生报到时,已有31名家庭困难的学生成功申请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
奖助体系指导成长之路
  丁初敏告诉记者:“现在,最让我担心的学费问题已经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自己如何在研究生阶段更好地发展。”丁初敏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很感兴趣,了解到国家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要求“学习成绩优异,无不及格课程;科研能力显著,能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发展潜力突出,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工作、文体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丁初敏说:“我一定要继续努力,搞好学术研究,争取能拿到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研究生教育阶段的最高荣誉。”
  据了解,青岛理工大学已建立起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三助助学金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研究生奖助体系。今年有150人获得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其中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为一等奖1.6万元、二等奖8000元,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为一等奖2万元、二等奖1万元,28.8%的研究生解决了学费问题。此外,学校还设立了覆盖面达60%的研究生综合奖学金,用于表彰在校期间表现优异的研究生。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和助教、助研、助管“三助”岗位津贴资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大部分研究生的基本生活。
贴心交流促进快速融入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已经进行了多年,积累了许多经验。该校通过举办讲座、师生面对面交流、打造微博微信平台等方式,指导新生尽快转变角色,融入新阶段的学习生活。
  据了解,新生报到第二天,该校邀请专家、教授、研究生处工作人员,围绕研究生阶段与大学时期存在的差异、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学生与导师的双选制度及如何撰写高质量毕业论文、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为新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为了让新生能尽快地融入研究生大家庭,培养他们的良好团队精神,达到“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的目的,该校为2014级研究生安排了为期两天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
  “我觉得,老师们讲得都很细,也符合实际情况。”机械工程专业新生李善听完博士生导师李长河教授的报告以后,在应持有的科研态度、规划研究生阶段的目标、做好科研工作等方面产生了独特的想法。
  “我觉得,学校安排的素质拓展训练让我收获很大。”环境与市政工程专业新生王纪朋对“第二课堂”产生的效果十分满意。他认为,该活动让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友好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认识到“要想实现学科交叉和融合,同学之间必须交流、合作”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