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峄城区职业中专:“定好位才能让社会信得过”
发布日期:2014-09-07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759次
本报记者 胡乐彪
从前几年的“吃不饱”,到现在的“装不了”;从几近濒临绝望边缘,到跻身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枣庄市峄城区职业中专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余人,学生数量遥遥领先全市同类学校。校长王伟告诉记者:“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是我们成功的重要原因。定好位才能让学生、家长、社会信得过!”今年,学校喜事连连:两名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三名学生对口高职升学被本科院校录取,学校跻身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山东省规范化学校行列。
定位准 培养应用型人才
今年春天,枣庄市峄城区职业中专校园内车水马龙、彩旗招展,入学新生正在紧锣密鼓地办理手续。笑声、掌声,让校园变得暖意融融、喜气洋洋。
是什么让该校招生火爆?据负责招生的副校长孙中领介绍,这主要得益于学校对职教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如每年11月定期开展“职业教育宣传月”活动,学校成立招生宣讲组,制作招生宣传片和宣传手册,深入村居、学校,以报告会、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宣传国家职教政策和学校办学成果。与此同时,该校每年两次派人到各生源地学校调研,征求意见和建议,并接待家长、学生到校实地参观、体验等。
学生招进来了,如何进行培养呢?“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走中职教育的老路子,要错位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学校进行了一次大调研,重点在“教师队伍能否适应学生岗位需求、课程设置是否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与企业合作能否真正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等方面进行。
“活动结束后,我们根据调研结果重新修订了一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王伟说,目前确立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焊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六大骨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
学得精 让每个学生都成才
6月2日,端午节。在数控车床装调与维修技术车间,几名学生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他们正在备战即将在天津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
“学校非常注重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鼓励我们参加比赛,在假期还给我们提供便利条件,老师也放弃休息进行指导。”学生李鹏说。不久,他们就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中荣获数控车床装调与维修技术项目二等奖。这也是学校获得的首个国家级奖励。
副校长韩玉奎告诉记者,学校实施“名师工程”,打造一流实训室,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最好条件。同时,学校开展争创技术尖子活动,通过每学期两次校内师生技能比武、课内学习、应用型培养,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职业教育要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为此,该校与无锡电仪公司、济南舜耕山庄和天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实习、就业的良好平台。通过多种形式的就业推介会、现场招聘会、订单式培养等,帮助学生了解企业,认识实习岗位,实现了学生进出通畅的良性循环。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