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崇惟志 业广惟勤

济南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王小平
  济南职业学院汲取着齐鲁大地的光华,蕴积着泉城济南的儒雅,砥砺沧桑十载,以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实现了合校建院之初提出的“一年成规模、三年上水平、五年创一流”的发展战略,跻身全国先进高职院校行列。值此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谨向关心、支持、关注学院发展建设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04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济南教育学院、济南机械职工大学、济南职工科技大学三校合并基础上,济南职业学院正式成立。三所高校都有悠久的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和丰富的高职教育办学经验,深厚的历史底蕴、丰硕的办学成果为济南职业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实的脚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院在短短十年的发展中成长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每年的工作主题如实记录了坚实的步履。2004年合校后,由于三个校区容量不足,每个校区都存在租用校园的情况,彩石校区尽快顺利启用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因此,2005年的工作主题定位为“基础建设年”,在这一年,两座办公楼、三座教学楼、三座学生公寓完工,入驻7个系、4000多名学生,彩石校区初具规模,成为办学的主校区。接下来,是2006年的“规范管理年”,2007年的“教学质量年”,2008年的“教学评估年”,2009年的“教学改革年”,2010年的“精细化管理年”,2011年的“骨干院校建设启动年”,2012年、2013年、2014年的“骨干院校建设年”。正是一年一项中心工作的日积月累,由量到质的变化,实现了学院的跨越腾飞。
  坚定的目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在合校建院之初,学院就科学确立了办学目标:“一年成规模,三年上水平,五年创一流。”这个宏观的办学目标在推进的过程中,细化为一个个争先创优的故事:2006年的德育和校园文明建设评估,虽然优秀的标准与现实的境况有不小的差距,但目标确立后,从6月到11月,参观学习、明确任务、统一标准、软硬件建设齐头并进……教职工没有了暑假,没有了周末,一切为了优秀目标的实现。5个月后,校园出现了美丽的蝶变。2008年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确定了优秀的目标,2009年确定了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目标,2010年确定了申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目标……一个个目标犹如一个个坐标,连接起了学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路径。
  坚毅的努力——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克服合校晚、基础薄弱的劣势,完成从成人教育到高职教育的转型,缩短与已经远远跑在前面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差距,出路何在?全院上下形成了共识:除了加倍的努力奋斗,别无选择。因此奋斗的足迹也就伴随了十年的历程。这些年,大家有一个普遍的感受,就是累。奋斗就要付出,努力意味着艰辛。2010年的国家骨干院校申报,从得到教育部、财政部的文件通知到将申报材料报送省教育厅,仅有一周的时间。一周内要完成的工作有:邀请专家解读文件精神、成立创建办分配任务、制订建设方案、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制作五分钟的学院简介视频、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要完成,怎么办?只有夜以继日地干!我院的师生正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学院发展建设中,以聪明和才智、心血和汗水、牺牲和奉献,跨越了一个个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迎来了一个个令人骄傲自豪的时刻。在此,向为学院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全院师生道一声:辛苦了!
  蒲松龄的自勉联可以很好地诠释全院师生的精神力量:“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只要目标在,只要精神在,只要勤奋在,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