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发布日期:2014-09-0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842次
济南职业学院院长 申培轩
济南职业学院的辉煌十年,抓住了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跟上了高职教育内涵提升的前进步伐,加入了全国高职院校的先进行列。想到这些,内心充满了对创业者的敬佩。把基础扎实、成就斐然的学校带到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上,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未来学校发展的重点仍是内涵建设、质量提升,我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在人才培养效益、标志性成果建设、区域发展影响力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提高人才培养效益,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合格的高职毕业生应该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社会适应度宽的学生。学校要锤炼学生人文和技能的“两翼”,让学生飞得起、飞得高。
一是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立交桥”。改变人文素质培养的“短板”现象,确定“以生为本、明确目标、科学设计、形成合力、分步实施、中高衔接、务求实效”的人文素质培养原则,科学选择课程、挖掘有效载体、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从制度完善、课程设置、学术引导、社团活动、实践锻炼等五个维度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立交桥”,把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社会适用度。
二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省会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遵循职业能力的养成规律,校企互嵌,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对接、学习内容与工作过程对接、培养过程与生产实境对接,双师校企共育、评价校企共施、双证相融共取,形成“校企互嵌、工学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建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质量、彰显特色的重中之重。
在专业建设上,加强“校企互动、多方介入”的机制体制建设,坚持“与巨人同行,与品牌为伍”,增强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建成高品质校企合作的示范典型。一是着力专业的“根”设置。校企合作是专业建设的“根”,根系发达,才能枝繁叶茂。新专业的设置要以“行业需求、企业优质、就业保障”为新增专业的前提。就如落户学校的电梯工程专业一样,建成集专业教学、培训基地、行业标准制定、职业鉴定“四位一体”的省际中心,真正实现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二是瞄准专业的“类”合作。即不是与某个企业合作,而是综合企业标准来建专业。正如中德合作济南项目,以德国的双元标准、课程体系、实训体系、考试体系培养适用所有德资企业的毕业生。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提升教师的“教学力、科研力、实践力、社会服务力”。一是教师发展中心要针对每位教师的具体情况,分四种能力对教师进行评价,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二是采用多种培养培训方式,提升教师的四种能力,让师资队伍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
除此之外,学校还将在文化建设、创业教育和中德合作济南项目等方面不断积累经验,提炼特色,彰显办学品位。
提高社会服务成效,扩大区域发展影响力
学校将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能力,开展面向社会、企业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等科技服务,把学校打造成本地区有较强实力的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依托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各专业鉴定站,为学生和社会人员开展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对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开展对口支援,进行教师双向交流,共同培养学生;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办学,互派师生,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取得较大突破,社会服务成效显著,成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示范区。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砥砺前行,再过十年,我们的视野一定更为开阔,我们的事业一定更加辉煌壮丽!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