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作业卡”激励学生乐学
发布日期:2014-07-17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936次
本报记者 季俊昌 通讯员 郭红兵 尹占民
今年春季开学仅一个月时,东营市东营区三中在全校推行“免作业卡”制度。这项由学校少数教师的尝试引发的全校作业改革,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给学校教学带来新气象。
“去年年底有老师想到了这个‘免作业卡’的办法,即如果一段时间内学生表现好就可以免除一天的作业。”校长齐方国对记者说,“最初只在个别学科组实行,没想到效果好得出奇。为了得到一张‘免作业卡’,学生不仅作业写得工工整整,还抢着提前预习。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师加入,这一办法逐渐在全校实施开了。”
为此,学校组建起了以教科室主任尹占民为组长的调研小组。尹占民说:“经过几个月的调研,我们发现学生和家长都非常支持和欢迎这个办法。”
在“免作业卡”制度全面推开之初,学校就提出了三个“务必”的要求:第一,“免作业卡”务必在最短时间内铺开,切实减轻、尽快免除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第二,“免作业卡”不能简单地一“免”了之,务必在《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框架内,切实发挥它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上的调节、激励作用;第三,“免作业卡”务必与课堂教学改革结合起来,与全面落实金字塔学习策略结合起来,通过定期展示、评价和奖励的方式,切实加快基于分组学习的生态高效课堂建设步伐,彻底剪除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源土壤。
在该校新近颁发的《东营区三中“免作业卡”制度实施意见》上,记者看到了与上述要求一致的界定:“免作业卡”不是简单地免去作业,而是把“免作业卡”作为一种手段,通过“争卡”、“积卡”、“兑卡”等一系列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快乐成长。
为了切合学校实际,避免一刀切带来的行为偏差,该校针对小学生和初中生不同的情况和需要,对“免作业卡”分小学、初中两个学部分别实施。以初中部为例,该校在实施中又细分成低段(六、七年级)和高段(八、九年级)两个学段,作出具体说明,指导教师实际操作。“免作业卡”的要求内容虽然林林总总,涵盖方方面面,但最终的切入点牢牢定位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上。
不同科目、不同年级的“免作业卡”除要求有所侧重和有差别外,在卡的外观设计上也努力体现学生年龄特点,带有不同的情感温度与色彩。比如小学部的“免作业卡”是彩色的卡通图案;而初中部的则更多体现了适用、方便,甚至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为了防止复制,有的老师拿笔在卡上做了独特的记号。”七年级数学老师李丹如是说。
为了真正发挥“免作业卡”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跳一跳摘桃子,避免沦为“免作业卡”的独享者或看客,产生新的不公平,该校对学生“免作业卡”的获得又划分为两个等级进行考评。“对成绩好的同学的作业正确率、书写工整度、完成度各方面要求都很高,只要学生有进步,或者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就可以拿到一颗星,必须连续拿到5颗星才能得到一张周卡,可免作业一次;学习困难的同学书写工整、完成作业、上课表现积极,只要连续拿到3颗星就可以得到一张周卡。”受访教师和学生这样告诉记者。
据小学部教务处副主任张志永介绍:“免作业卡”分为周卡、学期卡和年卡三种。周卡用来免一次日常作业及周末作业;集满15张周卡可以得到一张学期卡,可以免寒暑假作业,还可以成为“学习标兵”候选人。
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李华告诉记者,“免作业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免除了那些重复性、机械性的有形作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乐学,让教育回归本位。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