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在问题解决中生成
本报通讯员 聂廷生 王芝东
近日,淄博市第六中学的“完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荣获2015年度淄博市教育创新奖,这是该校4年中第3次获得淄博市教育创新奖。至此,经过6年多的实践,淄博六中围绕如何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等问题的探索开花结果,逐步形成了科学有效、独具特色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
淄博六中是淄博市唯一一所百年中学,历史积淀深厚。新课改之初,学校围绕如何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组织教师展开讨论。有的教师认为,强调教师主导就是要“满堂讲”、“满堂灌”而失之于太死;突出学生主体就是让学生“满堂讨论”、“满堂练”而失之于太乱。教学效果都不理想。“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由此应运而生。它是以构建“教学问题组”为基础,以灵活运用“24字教学要求”为基本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班级学习中心组辅导活动的教学模式。
为实现教学目标而编制高质量的“教学问题组”,是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减负增效的前提。“教学问题组”的基本结构为:教学目标与要求+基础性思维训练题+提高性思维训练题。“24字教学要求”的具体内容是:“目标引领、问题切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适时点拨、当堂达标。”这既是学校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的基本流程。确立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情况的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教师对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仍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点拨,确保下课之前达成教学目标。
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否有序高效,与小组人员的构成和排列方式密切相关。学校根据学业水平、学力层次及综合素质把学生分为四个层次,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分布到各学习小组,保证了小组内交流研讨的顺利和高效。在小组评价上,以组内所有学生整体水平的变化作为评价指标,激励学生共同提高。
在实施“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过程中,该校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是教学内容问题化。要让教学目标以问题或题目的形式呈现出来,把知识的问题化设计作为难点。为此,学校引导教师根据知识类型,选择适当的问题类型科学设计问题,既要设计强化记忆的事实性问题,也要设计提高能力的思维性问题。二是流程截取灵活化。在教学流程上,教师既可以按照顺序依次进行,更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情,从“问题切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心组辅导——适时点拨”的环节链中灵活剪切部分环节并重新链接后进行教学。三是工作推进渐进化。一开始学校就明确提出不搞“一刀切”,允许教师试用新方法,也允许教师继续运用切实有效的老办法,推进过程中不断强化思想引领和理论研讨,循序渐进,收效良好。四是教学模式学科化。其核心是要彻底搞清影响学科课堂教学实效的各种因素,归纳提炼出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操作模式,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反思,加深对“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理解,从而保障学科课堂教学的实效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近年来,经过110多节研究课的观摩与研讨,各学科基本形成了具有自己学科特点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
实施“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以来,学校教与学的方式和教学效益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和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