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最应该有书卷气书香味

本报记者 李磊
  “做教育的最应该有书卷气、书香味。”东阿县教育局局长朱传增这样对记者说。为了让全县教育工作者葆有书卷气,增添书香味,该县教育局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干部带头读书 综合素质得提升
  “中国无论怎样学习西方,自始至终都有一个中国立场存在……这对我们依法治教很有启发意义。”这是3月29日,东阿县教育局党委委员马国栋在每月一次的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就《法的中国性》这本书谈的学习体会。据悉,党委班子全体成员每月一次的集体学习是该局雷打不动的“必修课”,既有专题研讨,也有专家讲课,学习形式丰富多样。
  教育行政干部带头阅读,整个机关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读书氛围也为之一变。领导班子的以身作则,激发了机关工作人员的读书热情。为推进机关阅读活动顺利开展,该局建立了阅览室,添置了刊物和书籍,编发了机关刊物,刊登读书心得。另外,局团委还精心打造了一个网上学习的“微平台”——“教育第一天”,推荐新书、好书,让机关年轻干部利用好“碎片时间”,增强实干本领。
  “读书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会对日常工作起到引领作用。”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英语教研员彭冠军说,“坚持读书,在不知不觉中深化着自身的思考力,甚至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校长潜心读书 化解本领恐慌
 2014年寒假即将到来之际,东阿县中小学校长都领到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读3本教育名著。开学后,该县教育局对校长们的读书情况进行考核。
 谈及为何布置这样一份“作业”,朱传增说:“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纵深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这种形势下,校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仅靠过去的老经验和老做法是不行的,一些校长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本领恐慌’。”
  “要广读群书,博采众长,触类旁通,做一名学习型、专家型、实干型校长。”东阿县一位中学校长说。现在校长们已认识到要加强学习,从书中发现对学校管理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案例。
  眼下,该县针对校长的“开卷有益”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通过集中学习、听讲座、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校长们主动、系统、深入学习教育的先进理念和业务知识,在知识结构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教师静心读书 催生教育写作热情
  除了针对校长的“开卷有益”活动,2013年,东阿县教育局还针对普通教师举办了“教育工作者读书论坛”活动。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的方式展示教师们的读书心得,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两年来,先后有200多名教师在论坛上“晒”了书单,谈了体会。
  良好的展示平台和浓厚的读书氛围,也催生了教师们的教育写作热情。
  沈宁宁是东阿县新城联校副校长、聊城名师。2014年8月,她出版了自己的教育专著《书籍引领我成长》。她说,“读书论坛”上教师们的思考,常常给她写作的灵感。她结合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个人观点和认识,拿笔写下来,没想到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其实,在东阿县,像沈老师这样潜心教学、专心读书、用心著书的老师不是个例。2013年,东阿一中教师吴福木出版了《教育需要慢慢来》;2014年,东阿县实验小学教师单庆林出版了《清林随笔》;今年1月,东阿三中教师李泽红出版了《教育原来可以这样教》……据统计,该县先后有12位教师出版了自己的教育专著,成为该县教育系统的“土专家”。
  据了解,在一些教师潜下心来读书、著书的同时,还有一些教师做起课题研究来。东阿县实验高中教师孟庆昕主持了省级课题“推进教育的内涵发展研究”,实验小学教师王圣芳主持了国家级课题“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发展研究”……另外,据不完全统计,该县半数以上的校长有自己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