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发布日期:2015-04-0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274次
本报通讯员 锦林
近年来,高校师资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青年教师逐渐成为教师的主体。据统计,在山东科技大学经管学院,40岁以下的教师有52人,占教师总人数的63%。
山东科技大学经管学院通过系统培训、搭建平台、加强师德建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让很多青年教师不仅站稳了讲台,而且成为骨干,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挑起了大梁。
开展系统培训 提升综合素质
“要加大力度,从学院发展的战略高度和现实紧迫感来培养青年教师。”山科大经管学院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该院坚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从内容和效果上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走出去”,拓展视野,增长见识。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境外培训。学院投入40万元,分2期派出40多名教师到香港城市大学培训;派出20多名教授、副教授到国外、境外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等他们培训归来后,学院举行学习交流会,让每个参加培训的教师都讲一讲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
“请进来”,让专家指路。学院先后聘请德国安斯巴赫大学、美国克拉克大学等数所大学的4名教授为学生授课,与教师交流座谈;请南京大学、北方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大学的经管专家作专题报告或举办讲座;请国有大型企业的总经理到学院来介绍企业的改革发展、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报告和讲座的内容涉及教育教学研究、课堂教学艺术、精品课建设、科学研究、实践教学等。专家们结合自己的教学与科研阅历,从教案制作、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学生心理、课题申报等方面,向该院的教师传授了教学经验、治学感悟、人生体会,教师们感到受益匪浅。
同时,该院鼓励、支持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访学。有5名教师先后到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名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有4名教师在国内著名学府访学。在这些教师访学归来后,学院举办“访学归来话感悟”座谈会,让广大教师分享他们的收获。
搭建平台 促进快速成长
“现在,有了‘舞台’。下一步,‘演员’们要增加功力,演出精彩‘大戏’。”该院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学院抓住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在学科建设上有了突破性发展:2009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建站资格。同时,还获得1个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建成4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这些学科平台的搭建,为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此外,学院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和教学竞赛,通过学术交流会,引导青年教师加强交流与合作。同时,建设多层面、多类别的教学研究项目,鼓励青年教师通过教学研究、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等方式提升教学能力。在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老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教学督导、教学观摩、课后研讨等形式,与新教师结对子。该院还依托博士后流动站,培养青年教师。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在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有近50%的人获得了博士学位,有25%的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另外,有80%的青年教师曾经到境外和国内的著名高校访学、培训、考察、交流。
该院还安排青年教师到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以丰富他们的工作阅历和实践经验。5位青年教师分别到团省委、青岛市黄岛区、日照市岚山区、济宁市汶上县、淄博市沂源县挂职锻炼。
加强师德建设 确保教书育人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该院党委负责人介绍说。
该院举办了“教书育人”教师座谈会、“尊师重教”教师恳谈会、“青年教师创业”访谈会。在会上,院领导与青年教师面对面交流,真诚地倾听青年教师的心声,积极主动地为他们解决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座谈交流加强了学院领导与青年教师之间的沟通,增强了青年教师向上进取的动力。
在“读名著、学名师、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读书活动中,学院针对获得“全美教学奖”的《如何成为卓越大学教师》一书,开展了读后感交流活动。目的是让每一位青年教师都了解一名卓越大学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能力和水平。这次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学院还邀请张孝令、唐林炜、王育平等教学名师给青年教师作报告。在报告会上,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青年教师立德树人,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青年兴则事业兴,青年强则学院强。”山东科大经管学院负责人表示,该院将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让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