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足球起源地临淄普及校园足球

    本报讯(记者 宋以生)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已经流行蹴鞠活动。如今,几千年过去,由蹴鞠演变成的现代足球,在临淄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为推动足球起源地建设,淄博市临淄区研究制定了《世界足球起源地临淄建设规划》,积极推进足球发展。该区将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纳入整体规划,提出从娃娃抓起,大力开展校园足球,培养阳光少年。
  临淄区重视足球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建设公共足球运动场地12片;依托原临淄足球博物馆资源,突出足球起源地主题,新建世界足球博物馆,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总投资1.37亿元。今年,临淄区将积极推进高标准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建设,建成后能够满足12支足球队比赛训练要求,达到国内区县级一流水平。
  临淄区还在城区学校运动场地全部实现塑胶化的基础上,实施农村中小学塑胶场地改造工程,投资6600余万元,新建塑胶场地27块,2015年将全面消除农村学校“土操场”。“当了18年体育教师,真没想到农村学校也能有塑胶场地。以后上足球课,再也不用担心‘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了。”朱台中学教师路国峰激动地说。
  普及足球课,配备专业足球师资是关键。在每年的教师招聘中,该区增设足球教师招聘计划,逐步落实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足球专业教师。金茵小学、实验中学等学校拿出专项资金聘请足球俱乐部教练、退役球员担任兼职教练,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此外,该区还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足球水平全员培训,将体育教师开展足球训练情况计入教师的工作量,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师专业化水平。
  据临淄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宋爱国介绍,2013年以来,该区全面实施足球进课堂,组织专家和教师编制足球通用教材,规定学校每周拿出一节体育课开展足球教学,使足球课成为临淄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该区还设立中小学生足球节,每年举办一届,每届持续时间1个月。其间,进行颠球、控球、传接球等表演,评选“临淄十佳足球少年”、“最佳射手”、“颠球大王”等。各学校也积极开展蹴鞠操、蹴鞠文化进校园、班级足球对抗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足球联赛是足球节最重要的内容。2004年,临淄区就已经开展了校园足球联赛,主要采用“区域联赛+总决赛”的模式。全区小学划分为8大赛区,中学划分为7大赛区,各区域内开展联赛,冠军队参加下半年足球节的总决赛。
  如今,“校校有球队、班班有活动、人人都参与”已经成为临淄区校园足球发展的真实写照。
  据统计,2011年以来,临淄区在在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比赛中取得一个亚军、一个季军,在山东省中小学生足球联赛中共夺得5个冠军,有5人入选山东省足球队集训队,4人入选国家足球少年集训队。
  “开展校园足球,目的就是引导孩子锻炼身体,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放弃、拼抢到底’的足球精神,塑造阳光少年。”临淄区区长宋振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