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香港路小学有个“道德银行”
发布日期:2015-01-12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194次
本报记者 孙军 通讯员 刘振华
你是否见过这样一家银行?它储蓄的不是货币或任何实物,而是“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站立时要身正肩平、走路时要抬头挺胸”等良好的品行道德。而当储蓄达到一定量时,还可以兑换相应的奖励。在胶州市香港路小学就有这样一家“道德银行”。该校通过引导学生“储存”善行,让学生主动参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训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融入教学、生活中,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
“行长,我这有2200元H币,想兑换一个书包。”“我要用1400元H币换一个文具盒。”……每到周二、周三课间,香港路小学的“道德银行”就会成为学校里最热闹的地方。学生们挤在一间小小的教室内,用自己“辛苦”攒下的H币换取各种喜爱的小礼物。
“H是Happy(幸福)的缩写,H币其实就是一种圆形的小卡片,相当于学校发行的一种虚拟货币。当学生的好习惯或做的好人好事得到师生的认定后,就可以获得500、200、100、50等面值不同的H币奖励。”该校副校长冷荣家介绍说。
“道德银行”储蓄的内容包括:不随地扔纸屑果皮等垃圾、借别人的物品要归还、不取笑别人的缺点、课前认真预习、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礼貌用语、节约每一张纸等学生在生活、学习、道德、礼仪方面的好习惯。“学校设立道德银行总行,掌握全校的运行情况;班级设立分行,以班为单位管理学生的储蓄工作;学生是储户,他们的手册就是一个小小的‘存折’,上面记录着好习惯养成心得、老师家长的寄语、小伙伴的鼓励和H币奖励收入情况。”冷荣家说。
翻开一本学生手册,记者看到这样的记录:“我的作业书写工整,虽然错了两小题,但得了50元H币,老师表扬了我,我心里美滋滋的。下周我还要在文明礼貌方面多注意,争当礼貌之星。”
“你别小看这小小的H币,孩子们对每一个H币的获得都特别珍惜,平日里都认认真真规范自己的行为,生怕一次疏忽让许多日子的辛苦白费。”二年级三班班主任徐春霞说。
“这周你又存了多少?”“咱们组现在谁是‘大款’?”这些成为学生们课间谈论的焦点。大家都暗暗攒着一股劲,你行我更行!
“物质上的奖励是一方面,我们还给学生提供了用H币换取岗位和假期外出参观的机会。”冷荣家说,“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换取物质奖励。四年级一班的杨新锐同学就用一学期攒的1600元H币,换取了一个在升国旗时给同学发奖状的岗位。”
同时,针对道德养成容易反复的情况,该校对每一个善行都坚持一个月的训练,并每周评定一次。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道德养成,爱心、友善、诚信等就会成为学生们的一种自觉。
一张小小的卡片,牵动着学生们的心,也让老师和家长看到了他们可喜的变化:教室里学生们坐姿端正了、文具摆整齐了;课间走廊里的脚步声轻了;回家能帮父母洗洗衣服、打扫卫生了……学生们都积极争当道德“大富翁”。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