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北区54所中小学实施“厨房亮化”工程

  本报讯(记者 孙军)“往常啊,我们家长对孩子在学校里吃了些啥,饭菜质量如何,还真不是很清楚;对学校食堂的卫生安全情况,说实话,也不是百分之百放心。”记者日前在青岛市宁安路小学门口遇到了一位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她拿着手机热情地告诉记者,“可现在,只要手机联上了网,就能看到孩子学校厨房的厨师们洗菜、配餐、炒菜的‘现场直播’。你瞧……”说完,她打开微信,对着学校门口门牌当中的二维码一扫,显示屏就切换到了“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的“厨房亮化视频资源共享平台”,立刻播放出该校厨房的现场视频,灶间、配餐间、消毒间等全方位映入眼帘。
  青岛市市北区教育局局长柴清林告诉记者:“学生餐工作一直是学校和家长的关注点。为了让学生吃得更健康、家长更放心,今年区政府把中小学‘厨房亮化’工程列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投入78万余元在全区54所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实施‘厨房亮化’工程。‘厨房亮化’工程就是让学校、托幼机构食堂的后厨从幕后走到前台,让家长看得明白、让学生吃得放心。”市北区食药监局餐饮科相关人员介绍,通过“厨房亮化视频资源共享平台”,家长们打开手机,通过微信就可以随时随地看到食堂厨房、消毒间、配餐间等实时视频;知道孩子在学校吃的米、面、油、蛋、肉、菜、海鲜的供货商;明确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负责人,也就是每餐的厨师是谁;并且及时获取学校的特色教学、特色活动等,便于家长与学校沟通。除了在办公场所监管,他们在别的地方也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
  青岛市宁安路小学校长巩敏告诉记者,从今年暑期开始实施的“厨房亮化”工程,通过在食堂食品加工和备餐场所安装监控摄像头,将厨房环境卫生状况、食品粗加工、切配、烹饪、餐具洗消及备餐间内的场景以视频直播形式呈现在监管部门和公众使用的视频设备上,实现对食堂食品加工全过程的在线监督。学生家长可以利用手机扫描学校的食堂管理二维码,对食堂工作实时监督,随时察看学校食堂视频、原料采购、监督检查、学生餐一周食谱等“亮化”情况。“透明厨房”的建设使信息图像显示实现了学校显示屏、区食品药品监管中心、智能移动终端“三同步”,更好地规范了学校食堂餐饮服务和食品安全管理,保障了师生饮食安全,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和监督食品安全的和谐环境。校长和教师纷纷表示,通过“厨房亮化”,增强了供货商的遵纪守法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形象,可谓实现了多方共赢。
  据了解,近期,市北区食药监局将联合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完成对辖区54家学校、托幼机构食堂的验收工作。届时,54所学校的家长都可以通过手机收看孩子所在学校厨房的“现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