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食堂”让学生吃上放心餐

本报记者 崔方锋 通讯员 齐荣广
  10月15日午餐时间,在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实验学校宽敞明亮的学校餐厅里,1400余名学生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美味可口的包子。餐厅管理主任苏俊华说:“学生食谱以蔬菜为主,每周安排三次荤菜,吃两次包子,保证学生们营养均衡、吃饱吃好。”“我们工作忙,孩子的午饭根本照顾不上,在外边小摊上吃又不放心。学校建好了食堂,真是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三河湖实验学校九年级(2)班学生胡慧敏的爸爸胡占堂高兴地说。
  “让学生们喝上热水热汤,吃上营养安全的饭菜,实施中小学放心食堂工程,建设200个中小学放心食堂。”这是滨州市委、市政府今年制定的一项工作任务。8月31日,全市200个中小学放心食堂全部竣工投用,解决了16万名中小学生的在校就餐问题。
将放心食堂建设作为民生工程
  滨州市委、市政府把建设中小学放心食堂工作纳入重要议事议程,在年初的全市“两会”上,将其作为今年为群众办好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制定了《滨州市中小学放心食堂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将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县区、相关部门。市关工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放心食堂工程实施搭桥铺路。教育部门落实主抓责任,负责工程具体实施,制定了放心食堂配建标准和学校食堂监管动态等级评定指标体系,建立了工程进展“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分两批组织了放心食堂项目检查验收,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的落实;财政部门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根据食堂设备购置情况对县区进行奖补;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发挥专业优势,对工程实施提供业务指导,对学校食堂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良好局面。
整体规划 整体推进
  滨州市把放心食堂工程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整体布局,在推进中小学教学、办公及功能用房建设的基础上,同步促进学生就餐、住宿等配套设施的提升。一方面,结合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积极推动学校安装太阳能集热装置、地源热泵,修建沼气生态厕所,通过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新技术,改善学校师生的生活环境。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完成热水热饭项目521个,取暖项目320个,改厕项目278个,保障了学生在学校能喝上热水、吃上热饭和冬季取暖等基本生活需要。另一方面,结合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针对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食宿需求,着力加强了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等生活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新建食堂餐厅项目127个,完成建设面积近20万平方米,学校食堂餐厅的房舍条件得到明显提升,为放心食堂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升食堂设备配备水平
  为切实加强学校食堂餐厅的标准化建设,滨州市根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要求,按照学校就餐学生人数及食堂餐厅规模,分大、中、小三个档次科学制定了食堂设备配备基本标准。今年以来,围绕全市200个农村中小学放心食堂的建设目标,滨州市组织各县区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现场查勘,摸清了学校食堂设备配备情况。在此基础上,组织县区对照设备配备标准,锁定任务目标,梳理设备缺口,逐校制定实施方案,并按照校舍达标1批、设备配备1批、管理规范1批的原则,以县区为单位分批次进行了设备集中招标采购和配发安装。年内全市累计投入资金5800万元,购置食堂设施设备近3万件套,200个放心食堂于8月底全面完工。
规范管理 确保安全
  滨州市围绕提升学校食堂管理科学化水平,着力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常态化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学校食堂经营运行规范有序。一是规范运营机制。严格落实学校校长作为学校食堂法定代表人的责任,积极推进学校食堂由学校自主经营、统一管理。对外承包或由社会投资建设的学校食堂在过渡期内逐步由政府购买收回,交还学校管理。完善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制度,实行“零利润”经营,为学生提供营养、实惠、卫生的就餐服务。二是严格关口管理。健全完善了统一标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监管的“四统一”长效管理机制,从采购、验收、贮存、加工、出售、消毒、留样等各环节严格把关,对米、面、肉、油等大宗物品集中定点采购,真正做到食品安全有源可溯、有据可查、有责必究。三是强化监督检查。通过安装电子监控系统、教育部门与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联合检查、家长委员会全程参与食堂监管等方式,推动实现电子实时监控与专业人员督查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内部监控与外部监管相结合,真正建立起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学校食堂监管体系。
  通过实施中小学放心食堂工程,全市学校食堂餐厅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原先烟熏火燎的土灶台,被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不锈钢炊具代替,中小学校特别使农村学校就餐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秦皇台乡中心学校校长马占有认为,放心食堂工程实现了多赢:“学校办食堂,油、米、面、蛋、菜等统一采购,统一配送,能够确保安全;‘零利润’经营,能够确保质优价廉;减少了学生的路途奔波,提高了安全系数;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珍惜粮食、勤俭节约、饮食卫生习惯、文明就餐礼仪、营养膳食常识等方面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