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启用教育资源公共平台

  本报讯(记者 孙军)近日,青岛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用。全市中小学生、教师、教研员和家长都可以凭账号登录。在该平台上教师可以发布作业、批改作业,学生可写作业,家长则可以监督孩子,也可以自我学习。
  青岛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于2013年立项建设,2014年5月初步建成并在该市7个区市的10所中小学开展了应用试点,近日开始向全市11区市的50所中小学正式开放。范围覆盖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包含了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该平台将不断优化并扩大覆盖面,到2016年全市120万中小学生和10万教师都可以利用平台进行在线学习。
  记者登录该平台看到,平台分为教研员、教师、学生和家长4种登录通道,从教研员和教师端口登录后,可以获得各种教学工具和资料,同时教师端口可以给学生发布作业,学生作业提交后,教师可以在线批改。除了发布作业外,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将一些教学内容推送给特定的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分层学习。市教育局将采购和研发一些教学资源放到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则可以把教学资源用在日常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
  据悉,青岛市2014年出台的《青岛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推进计划(2014-2016年)》中提出,计划用3年的时间,逐步为全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约140万师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将陆续引入丰富的第三方教学资源与应用,并与电子书包、智慧教室等紧密结合,使平台能够整合各种方法与手段,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