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学生“呼吸安全”,我们能做些什么?
发布日期:2014-08-1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677次
本报通讯员 凌新 记者 廉德忠
由于装修和班额过大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危害学生身体健康的不容忽视的因素。关注学生的“呼吸安全”,切实改善教室内的空气质量,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人民提供优质教育的应有追求。
学校校舍建设和装修装饰“豪华”、“高档”的显著特征,就是一些新材料、新技术的大量运用。而不环保的装修和材料给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有的中小学教室、会议室、餐厅装修后异味很大,学生身居其中,有的眼睛干涩、打喷嚏,有的流眼泪、心情烦躁,个别反应强烈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症状。
据资料显示,美国专家检测发现,在污染严重的室内空气中存在50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致癌物质就有20多种,致病病毒200多种。全世界每年有30万人因为室内空气污染而死于哮喘病,其中35%为儿童。在我国,室内空气污染对中小学生健康造成的危害同样让人担忧。国内某专门机构研究发现,许多装修豪华的住宅和校舍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是室外空气污染的4~10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国家相关部门曾经进行过一次对校舍等民用室内装饰材料的抽查,结果发现具有毒气污染的材料占68%。这些装饰材料中含有300多种有机化合物,其中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T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放射性气体氡等,人体接触后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呼吸困难等,长期接触则会导致癌症(肺癌、白血病)或导致流产、胎儿畸形和生长发育迟缓等。北京儿童医院曾经对白血病患儿进行了家庭居住环境调查,发现9/10的小患者家中半年之内曾经装修过,而且大多是豪华装修。
造成校舍室内空气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本身的活动,简单地说就是室内的人员密度太大,而室内换气条件又很差。我国《小学管理规程》要求设校单位生均占有教室面积为1.125平方米,中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据记者调查发现,许多中小学特别是社会认可度比较高的学校,班额过大,有的超过70人,甚至更多。数据显示,每人每天呼出约500升二氧化碳气体,皮肤散发的乳酸等有机物则多达271种。中小学生的身体正处在成长阶段,呼吸量按体重比成人高50%。这么多的学生在室内活动,吸进大量的氧气,呼出数量巨大的二氧化碳气体,散发出难闻的特殊气味。如果再增加室内温度,减少室内含氧量,则会促使细菌、病毒等大量繁殖。特别是冬天,由于通风换气设施落后,极易形成局域内高度空气污染。
校园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中小学生健康的“隐形杀手”。如何应对和治理,既是民生关切,更应该是政府和教育部门、学校重视和研究解决的问题。对此,有关专家建议,要从校舍建设过程和中小学生生活方式两个方面加以控制和改进。在校舍建设及使用过程中做到“三个严把”:一是严把设计关。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环境保护法》、《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以及《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等法律法规,对中小学校舍建设的标准、环保、质量及其设计进行了明确规定。特别是《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不但对校舍各室建筑面积提出了要求,也对中小学室内建设的环境和空气质量,甚至对进出风口的位置、面积、通风效率、排风方式以及各主要房间的最小换气次数都作了规定。为了最大限度地解决中小学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老旧不达标校舍需要依据法规进行改造,新建校舍要严把设计关。同时按照建筑设计要求,教育部门和学校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和班额人数,规范办学行为,堵住室内空气污染的“人患”因素。二是严把装修装饰材料关。近年来,我国相继制定了《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等10项与装饰装修材料有关的国家标准。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依然落实不够,劣质装饰材料、有毒装修辅料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中小学,有的中小学教室或会议室各种有毒物质严重超标,成为危害学生健康的“毒气室”。三是严把监管关。当前,有的学校不按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进行施工,而是盲目进行所谓的“豪华”装修。有关人员指出,国家标准得不到落实,主要原因是监管不力。在这方面不能完全依靠学校自觉,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程序、制度,做到监督检查时间“前移”,把住室内污染关口,形成长效机制。据报道,从今年开始,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管局将加强对医院、幼儿园、学校教室等I类民用建筑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每年监督检查次数不少于1次;对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在工程完工至少7天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学校应该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作为“为学生负责”的应有行动,切实关注学生的呼吸安全。首先在校舍建设和装修装饰时把住建材关口,尽量减少建筑和装修本身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其次,对于已经装修完毕而室内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需要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改善。相关专家推荐,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使用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净化速度快,净化效果好,而且具有可流动使用的特点。除此之外,像活性炭吸附、空气触媒等新型净化产品,对于治理校舍室内空气污染都有很好的效果。
有专家指出,在加大监督检测力度的同时,要引导教师和学生注意教室内的通风换气。据记者调查,很多中小学教室白天打开门窗通风次数较多,晚上很少;夏季和秋季通风次数较多,春季和冬季较少。特别是冬天,教室内学生多,由于通风换气不好,室内空气污染更为严重。因此,要引导学生形成一年四季、白天晚上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的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