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于人文底蕴的改革创新
发布日期:2014-07-2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626次
本报记者 崔婧 通讯员 王丽娜
清早,记者步入淄博建筑工程学校校门,飘进耳朵的是一首悠扬的钢琴曲。这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建筑工程学校里怎么会有钢琴声?”听了记者的疑问,淄博建筑工程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任曰金乐呵呵地说:“你们别忙着采访我,先来听我说一说这音乐吧!”他又说,“其实,这是我校非专业能力特色项目之一。”记者问道:“非专业能力?学校不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吗?”他答道:“我们自然非常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但是,现在的社会对学生专业能力之外的非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了,如果学生只会技能,其他素质缺失,就难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岗位。非专业能力不能小觑啊!”
任校长如数家珍地介绍起他的办学理念来。
勇于改革创新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记者和任曰金校长交流时,发现他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创新。上面提到的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特色项目,就是任校长最大的一个创新。
分层次教学的核心是“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进步和发展”。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管他是聪明还是笨拙,不管他的父母是官员还是平民百姓。任曰金经常说:“放弃自己是对自己犯罪,放弃孩子是对未来犯罪,放弃别人的孩子是对社会犯罪。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就是对社会负责任。”
任曰金一次又一次提醒老师们:“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听不懂课,我们不要着急上火,不要讽刺挖苦学生。我们必须耐住性子。”淄博建筑工程学校在分层次教学中采取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措施,如导师制、模拟罚款、选修课、学分制、周竞赛等。慢慢地,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了,自信心也逐渐增强了,每次参加上级组织的比赛都满载而归。2010年,学校获得“全国建筑测量技能大赛一等奖”;2013年,荣获“全国建筑装饰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填补了多年来山东省此项大赛第一名的空白。学校春季高考成绩连年居全市第一。2013年,全校201人参加高考,186人上了本科线,上线率高达92.5%,录取率达到了78%,居山东省首位。今年成绩更是喜人,据初步统计,377名考生中有43人超过600分。独具特色的教学使得学生们实现了华丽转身。
他在管理上的创新,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大刀阔斧”。在很多单位还流行“一支笔说了算”的时候,他便成立了一个“教职工五人委员会”,让校长的权力在阳光下健康运行。这一点尤其令老师们佩服。
在办学方面,任曰金提出的“集团化办学”、“工学结合”路子,使学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学校与多家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使校内实训、进厂锻炼、顶岗实习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
实行人文管理 打造品牌学校
许多人认为,任曰金对学校的快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任校长却说:“我没有多少治校经验。我只是用尽自己的智慧去思考学校的发展,使出浑身解数去干工作。教职工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这里,技能大赛辅导教师主动牺牲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对选手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积极备战;在这里,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老师们就赶来陪高三的学生早读……
“身体健康是干好工作的保证,所以我要求教师利用课间下楼锻炼。‘走在阳光里’活动带来的健康是每个人最大的福利。我们学校定期举行读书会,让老师们的精神在交流读书心得的过程中得以提升;还举行‘唱红歌比赛’,到革命胜地学习,以增强教师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任曰金对记者说。
正是因为有任曰金校长这样的领头人,有这样一群忘我付出的教职工,学校才被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