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心灵之帆起航
发布日期:2014-06-2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383次
本报通讯员 王艳芳 姚芳 记者 管恩武
“今天,爸爸宣布了一条好消息:从此之后不喝酒了!耶!我写作业时的心情特好,就在‘心情晴雨图’上画了一个扎着蝴蝶结的小姑娘,眯着一只眼睛在笑,并写上‘爸爸戒酒了’。老师看了,在旁边写道:‘向小薇爸爸致敬!’”面对记者,威海市环翠区塔山小学的宋薇同学兴高采烈地诉说着。
为了随时发现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该校推出了“心情晴雨作业”——每名学生在每天的家庭作业完成后,根据当天的心情,在作业本上画上“笑脸”或“哭脸”。这样,老师在批阅作业时,就可以顺便关注到。
“遇到心理问题时,很多同学不愿与人面对面沟通。家庭作业本是个比较私密的空间,同学们可以向老师敞开心扉。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心情作业’已架起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之间的‘心桥’。”塔山小学校长周玲说。
翠竹小学的“红黄蓝心灵晴雨袋”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该校学生有了开心的事情,写下来放进红色袋子;把忧伤的心情写下来放进黄色预警袋;把对同伴的关心、劝解写下来,放进蓝色卡通袋。这样做,既可以即时关注每名学生的心灵晴雨变化,又培养了生生相互关心,使全班同学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在环翠区,像这样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绝非个别,而是全区学校的普遍现象。“我越来越感觉到,学生身上形形色色的行为问题往往不是思想品质不好,而是心理出了问题。那么,解决的切入点在哪儿呢?还是要通过学校层面的心理辅导,加以家校的联手。而这应该是未来教育改革的一大重点。”环翠区教育局副局长张艳春说。基于此,他们从2002年起脚踏实地开展此项活动,2003年出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2009年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聘任了两届共30多名专家,在全区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室,形成了“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心理活动为载体”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先暖师心,以培训升华心灵
“两项高空运动对我的挑战相当大,我想过放弃,最终还是突破了自己,感觉自己真了不起!”丛琳老师参加拓展训练后感叹道。
要探索一个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队伍。该局舍得加大培训投入,自2012年起分批组织各校老师全员参加野外拓展训练,激发出他们高昂的工作热情,提升了施爱能力。
塔山小学邀请专家进行关于心灵成长的体验式训练和“九种个性与高效沟通”的培训,让老师们学会悦纳自己,理解别人,更好地与人相处。“学了九型人格之后,我觉得班上那个玩劣的小淘气可能具有2号性格的特点,我便改变了沟通策略。最近,我发现他变得更平和、更快乐了。”塔山小学的王蓉老师深有感触。
从2002年始,该局就鼓励老师们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证。到2013年,全区已有近200名老师拥有了国家级咨询师资格证书。2014年,该局启动实施“心桥工程”,计划在3年内完成约1200人的心理健康指导培训,今年争取400人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定。该局为此拨出专项基金,全部报销学费。
关注学生,营造心灵氧吧
在市实验小学的一堂心理课上,一个男孩儿画出这样一幅画:他一个人站在一个长满“大叉子”的大树旁。通过交流,心理老师得知他近来学习成绩不理想,和同学打了架,还被爸爸打了一顿。他觉得自己的世界电闪雷鸣,到处都是叉子。经过老师的开导与家长的沟通,他找回了快乐。
“几根线条,随心所欲的涂鸦,将内心深处无法言语的焦虑、喜悦、愤怒、愿望等投射在作品中,把隐藏或被压抑的心理内容自然地释放出来。这就是我们开设的寓教于乐的心灵漫画活动。”该校德育处主任孙晓芹介绍道。他们还重点开发了5分钟“心理训练营”,设计了60种有趣的心理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健全了人格。
“孩子行为叛逆、亲子关系紧张就不一定是因为孩子不懂得感恩。如果我们面对这些问题存在思维定式和误判,那就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城里中学的王在玲主任告诉记者。
城里中学有个“清泉润蕾之家”,它以家庭的形式对学习困难、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帮助。老师们发现问题,定期家访,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精神,进而热爱生命、生发感恩。
现今,全区中小学咨询越来越专业化。他们利用OK卡牌、沙盘、意象对话等技术更科学地为学生们解决内心困惑,帮助学生排解“成长的烦恼”。
亲子活动,送给家长心灵钥匙
“老师,我就把孩子交给您了!您该说就说,该打就打!”这曾是家长们作为教育的旁观者对老师常说的一句话,而今,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环翠区的学生家长成了教育的“主角”之一。
威海市实验小学探索出“幸福家庭RCH”教育模式,即父母每天全身心陪伴孩子30分钟,选择做三件事——亲子阅读、亲子沟通、亲子游戏,以达到与孩子沟通的目的。国际中学的“1+1”家校聊天室很受家长们欢迎。前一个“1”寓意家校合作育人;后一个“1”指每周家校聊天1次。统一路小学、码头小学和实验中学等学校都开展了一系列亲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如今,该局将全区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教师分成5个教师团队,定期开展沙龙、同研、培训等活动。他们还把心理咨询服务带到周边社区,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现场咨询等方式,形成社会化、开放性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培养新模式。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