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字化校园 抢占教育制高点
发布日期:2010-02-14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876次
隋艳玲
编者按:教育信息化是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全省强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寿光世纪学校抓住机遇,积极占领教育信息化这一制高点,以打造数字化校园为着力点,强化软硬件建设与实际应用,从网络平台、特长活动、家校互动建设入手,扎实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促进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是一项有益的探索,经验值得借鉴。
“老师几乎每节课都会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尤其是生物、地理等学科,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把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给我们,让我们很容易理解、记忆。同时,学校构建的‘网上学园’给我们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大便利,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采访期间,八年级学生王子超的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寿光世纪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成效。
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软硬件配备,是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寿光世纪学校学生人手一台液晶显示屏电脑,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同时建有电子阅览室一处、机器人实验室三处,每个教室内都安装了电视机、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调频音箱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建成了千兆校园网,6800多个信息点遍布学校的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宿舍等师生活动场所,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硬件平台。为方便师生资源共享,世纪学校创建了自己的校园网站,将教师备课和一些网络资源全部上网,建成校内学科资源库,学生通过校园网就能获取到对自己学习有用的知识。
教学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世纪学校在服务器上给每位教师开辟出500兆的空间,让教师人人制作出个人主页,将自己的教学资源、教学论文、教学感悟等发到主页上。这样,学生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随时运用网络进行学习。为从技术和理念上推动学校网上教研活动的开展,学校还与东北师范大学共同研发了网上教研平台。按照教学进度,提前一周将教学内容分配给教师进行网上备课;然后由同学科教师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评课,并补充资源;再由原备课教师根据评课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精品备课,真正达到了优质资源共享。此外,学校还不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情况,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
在谈到教育信息化对教学的作用时,林春英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教育信息化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在给学生上《花样蒸饺》这一综合实践课时,就充分享受到了网络带来的妙处。我在授课前先通过查阅资料形成备课,然后在网上与其他教师交流修改,进一步完善。因为这节课要用到很多关于蒸饺的知识,我课前提醒学生上网查阅资料,了解饺子起源、饺子文化、饺子的种类及做法等相关知识。课堂上,学生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既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又提高了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课堂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网络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在教师与学生通过教师个人主页进行交流的同时,世纪学校还安装了东师理想信息化管理平台。它集学科资源库、教师讲授平台、教师备课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于一体。教师通过平台可将大量的学科资源融合到自己的备课中,学生通过平台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与自我测评。为更好地方便师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校网站开辟了BBS,让师生利用BBS发表言论,讨论问题,交流心得,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学校还在校园网上设置了内部邮箱管理系统,给每位教师分配了一个100兆的邮箱,教师通过邮箱给学生群发作业,学生通过邮箱提交作业,真正实现了网上教与学。
特长活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为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世纪学校在信息技术教育课之外,开设了机器人辅导、电脑制作辅导、信息学奥赛辅导等多个信息技术方面的特长活动小组,在几年的探索实践中创立了学校的品牌与特色。
机器人教育活动是一种综合多个学科的科学活动,包括电脑操作、编写程序语言、电子学知识、工程学知识以及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机械运动知识等,可以较好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世纪学校自2004年建校之初就把机器人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了学校的重点开展项目,建立了寿光市首批机器人实验室,配备了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多次请机器人专家到校对师生进行辅导,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机器人教学之路。在潍坊市中小学机器人大赛中,世纪学校的小学轨迹跑、小学工程挑战、初中工程挑战、小学舞蹈队获冠军;在山东省机器人大赛中,小学灭火、小学足球、初中灭火队获冠军;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中,小学足球队获冠军。
电脑制作,即让学生结合学习与生活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对于电脑制作活动,辅导老师李素英说:“我们根据新课程实施理念及要求,以‘在电脑制作活动中培养学生协作式学习能力’为核心,进行‘小组协作探究’实验,从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搭配,组成结构合理的‘项目小组’与‘学习协作小组’。”在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学习资料,采取“小组竞争”、“共同达标”的形式,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潜能,在合作探究中总结、交流、改进、提高。几年来,学校在电脑制作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李素英老师辅导的《小小书虫》、《泥语》,王敏老师辅导的《牵着圣人的衣袂》、《探寻远古的记忆》获全国一等奖,同时获得潍坊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孙守军老师辅导的《新换“袋”》获全国三等奖。
信息学奥赛辅导是一项程序设计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世纪学校在向学生传授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创造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005年,世纪学校获“山东省信息学奥赛优秀组织单位”称号,2人获全国信息学奥赛二等奖,2人获全国三等奖,获得保送重点高中资格;2006年,2人获得全国信息学奥赛二等奖;2007年,1人获全国二等奖。
“家校乐园”:搭建家校沟通桥梁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世纪学校始终把家校共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对家长进行家教方面的指导,并创办了网上“家校乐园”。“家校乐园”以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为目的,就习惯养成教育、生命教育、亲情教育、特长培养等众多话题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探讨,加深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形成了家校教育的合力。
“家校乐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动态”,让家长了解学校近期重点工作及开展的重大活动,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理念分享”,向家长介绍最新的教育理念,让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有章可循;“教育话题”,每期选定一个家长关心的话题,从现实事例入手,给家长提供一些家教方面的典型做法,同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和疑惑;“班主任园地”,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所在班级情况及孩子的在校表现,及时与班主任沟通。
世纪学校还与寿光移动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国移动家校通网站”,设立了学校登陆、家长登陆与学生登陆三个登陆平台,学生、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可以在这个网络班级中互相交流,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家校通’让我们可以随时和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交流,老师可以通过学校登陆平台,将家庭作业、孩子的在校表现等发送到我的手机上。学生取得进步时,老师经常提醒我给予相应的鼓励。我也经常通过家长登陆平台,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进行交流。这种交流让我感觉像是每天跟老师面对面,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非常清晰明了,便于及时给予孩子恰当的引导。”四年级学生刘景辉的妈妈,在谈起“家校通”给自己和老师交流带来的便利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近年来,世纪学校以教育信息化提升学校办学活力,彰显了学校特色。学校先后承办了潍坊市信息学奥赛、山东省机器人大赛等活动,取得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潍坊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潍坊市电脑机器人教育示范校”、“潍坊市数字化校园”、“潍坊市电脑制作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相信,随着软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进一步强化研究,寿光世纪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