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掌控,贵在“以短促长”
发布日期:2009-04-22
来源:《现代教育导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5115次
李福新
从“洋思经验”到“杜郎口模式”,教育界对教师课堂时间掌控的话题已有过无数次讨论,最终依旧是莫衷一是。但有一个基本的共识是,类似于每堂课只能讲多少分钟的“一刀切”的规定,违背了教育规律,限制了教师创造性的自由发挥。课堂的有效掌控,不能仅仅靠校长的意志或者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来实现,必须依赖教师的自我设计和创造。课堂掌控时间的长短应由教师自主确定,在教师把握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占用课堂的时间越短越好。以教师最短时间的教,促进学生最长时间的学,才能赢得最佳状态的果。
其实,很多教师都能意识到自己沿用旧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的不足,但苦于课堂驾驭能力有限或自身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匮乏,不敢将课堂交给学生,不能有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形式掌握所学内容。针对此类现象,我们应该变革当前的教师评价体系,淡化分数对教师评价结果的决定性作用,倡导并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真正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收放自如、教与学相得益彰的课堂必须经过充分的准备。教师负担过重,必然影响其创造性的发挥。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他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肯定会照搬原有的比较“安全”的课堂教学模式。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方面要努力为教师提供发挥创造性的土壤,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一方面要增加中小学教师编制,减轻教师负担,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好每一堂课。
学校应当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进一步明确教育者的责任,认真承担起学生的学习指导者、评价激励者、生活与心理辅导者的神圣职责。要引导教师切实更新教学观,实现教学方式由以讲为主转向以合作探究为主,教学内容由封闭转向开放,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时空转向灵活时空,教学评价由重结果评价转向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认知、学会做人。
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慢慢培养。在学生自学能力没有培养好的情况下,一味减少讲课时间,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模式,课堂学习必定盲目无序甚至无效。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与能力,真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联系电话:读者服务 0531-51756562,5175678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